李雅清当选“燕赵榜样母亲”
本报讯(宋志敏 吴梦)日前,第八届“燕赵榜样母亲”评选活动揭晓,肃宁县李雅清入选。
本次活动全省共评选出50位“燕赵榜样母亲”,经县、市妇联积极推荐,肃宁镇中心总校教研员李雅清获此殊荣。
16年前,丈夫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李雅清用瘦小的身躯独自撑起了一个家。李雅清一边无微不至照顾丈夫,帮他进行康复训练,一边坚守三尺讲台,献身教育事业。从教30多年里,她获得的省、市级荣誉不胜枚举。身教胜于言教,李雅清的乐观和坚强对儿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儿子从十几岁就形成了独立、向上的优秀品格,成绩优异,如今在中国矿业大学读博士,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评选活动由省妇联举办,旨在寻找发现具有“坚强”“贤德”“大爱”品质的“榜样母亲”,弘扬伟大的母爱榜样精神和力量。同时,感召每个人感恩当下、关爱父母、弘扬中华孝道。
县消防救援大队
“有声图书馆”上线
本报讯(宋晓旭 吴梦)近日,肃宁县消防救援大队加盟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在丰富全体指战员业余文化生活之余,为深入贯彻“践行训词精神,担当神圣使命,坚持五个不动摇”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
在县消防救援大队,一面带有若干二维码的文化墙被称之为“有声图书馆”,大家只需用手机扫描其中任意二维码,无需跳转、注册或下载 App,便可轻松进入到“有声图书馆”页面,借助喜马拉雅FM平台免费畅听各类有声读物。
“有声图书馆”共收录了有声图书14080本,涉及党建、人文、历史、养生、娱乐、相声、儿童等19个板块。
有声阅读模式打破了以往党建知识学习的传统“读本”方式,从过去的定时学、集中学,向随时学、随地学、自主学转化,为指战员提供了智能、便捷、个性化的文化服务。
百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障绿色出行
本报讯(张思璇 吴梦)随着新能源汽车日益增多,充电桩的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肃宁县158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成并通过验收,将于近期投入使用。
这批充电桩主要分布在人民公园、新世纪广场、京九广场、县体育馆周边及部分乡镇等47个站点。充电方式有快充和慢充两种模式,用户充电前需下载“特来电”App后进行扫码,然后根据信息提示缴费充电。
这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成投用,将更好地为全县群众绿色出行保驾护航。
石磨面粉提升集体幸福感
本报讯(哈颖 吴梦)农村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尚村镇东是堤村面粉厂就是肃宁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是堤村党支部书记袁建轮表示,2019年,东是堤村申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村,争取上级扶持资金50万元,自筹60万元,于2020年5月筹建面粉厂,建设一个车间厂房,一套自动流水线设备,用于富硒小麦石磨面粉的生产和加工,走向市场化销售。当年12月投产以来,目前已初见效益。
2019年秋季,东是堤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鼓励农户种植富硒小麦,首批就吸引了32户村民土地入股。到去年,富硒小麦的种植面积覆盖全村。
面粉厂集中回收农户种植的富硒小麦后,加工成有机健康的富硒面粉。目前,厂房面积300余平方米,共配备3套磨面设备,每小时可加工小麦近200公斤,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模式。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双向销售模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面粉厂产生的利润,一部分用于公司的扩大经营,剩余部分按照产权制度改革人口基数将来会给村民分红。”袁建轮说。
今年他们将继续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吃到东是堤村生产的面粉。袁建轮说,希望村里壮大集体经济的项目越做越好,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不休眠”韭菜助农增收
本报讯(侯林林 吴梦)您听说过“不休眠”的韭菜吗?窝北镇北于家庄村红蕊家庭农场就种出了“不休眠”的韭菜,让周边农民开了眼界。
休眠是韭菜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指韭菜经过长时间日照并感受到一定低温之后,地上部分的养分逐渐回流到根茎中贮藏起来而进入休眠,并停滞生长。
红蕊家庭农场的“不休眠”韭菜已成为一大特色,这种韭菜2019年4月份开始试种,具有抗逆性强、耐高温、更耐寒、速生性强等特点,在同等条件下比其它韭菜早收割7至10天,并持续生长每亩产量可达2500公斤。
为提高韭菜产品质量,农场技术人员多次到山东等省市学习韭菜种植技术。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许多周边农户前来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