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 萍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防止脱贫群众返贫、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成为下一步扶贫工作的重大课题。南皮县探索在车官屯、中上桥、黄家洼、双庙、肖九拨、西康、小集7个村建设运营扶贫幸福院,对建档立卡户、边缘易致贫户、残疾人、独居老人等农村特殊贫困群体中有一定自理能力的人员,进行日间集中照料,搭建起农村困难群体日间集中照护体系和网络,用温暖的院落兜住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记者日前走进南皮扶贫幸福院,一探这里人们的生活情况。
村医搬进幸福院 健康质量再提升
2021年元旦前夕,寒潮来袭。南皮县冯家口镇车官屯村医郝振芳正式搬到车官屯扶贫幸福院上班。幸福院里的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包含了老、病、残三种情况。郝振芳的工作地点搬家,正是为了方便日常照顾这些贫困群众,让他们小病不出院。
“最近天气冷,你老伴儿千万注意别感冒!”郝振芳为大家测量血压后,特别嘱咐幸福院工作人员张淑同。
张淑同的妻子姚淑先今年52岁,2014年遭遇意外,脑部受伤,导致右侧偏瘫,不能说话,生活起居只能由张淑同照料。原本可以打工维持生活的夫妻二人,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按照幸福院入院条件和规定程序,姚淑先被确定为入院人员,白天可以到幸福院来,有人照顾生活,中午有热乎可口的饭菜。张淑同又申请了幸福院的公益岗位,照顾妻子之余,为幸福院打扫卫生,自己还能有些收入。
“来到幸福院,是真的幸福啊!吃得饱、住得暖,生病了也有人管。生活有保障,心里很踏实。”张淑同说。
包括车官屯幸福院在内的7家幸福院,由南皮县政府出资建设、南皮县人民医院负责运营管理,医疗资源下沉到以幸福院为中心的村庄。幸福院安装了远程问诊设备,村医被纳入县医院管辖体系,县医院的医生还会定期巡诊,并安排移动体检车为困难群众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日常用药对贫困群众免费,实现了小病不出院、大病不出县,大大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幸福院建好后交给谁管理?南皮县长徐志连介绍,南皮县委、县政府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拥有雄厚医疗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南皮县人民医院,既作为县里的一个事业单位,又作为第三方,成为幸福院运营管理的首选。“扶贫攻坚战最后的服务对象,是老、病、残人口,兜底就是要兜住他们未来的生活保障。提高生活质量,医疗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县医院作为县里的事业单位,管理有经验,运营有资源,一定会首先考虑社会效益,踏踏实实把幸福院运营好。从实际来看,的确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南皮县人民医院院长刘玲表示:“县医院作为服务全县的医疗机构,作为县里脱贫攻坚和卫生健康事业的组成部分,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把运营幸福院作为政治任务认真完成好。”
扶贫车间勤动手 老有所为能解闷
古香古色的双庙村张之洞文旅小镇,是南皮县新近打造的网红地。入口处,双庙村扶贫幸福院显得格外醒目。一个小院里住着附近5个村的11位贫困老人。老人们或自己走着,或被家人送来幸福院,聚在一起聊天、看电视、下棋,老有所乐。自己动手打扫打扫房间,做康复训练,到扶贫车间做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挣些收入,实现老有所为。记者见到,幸福院内,统一设置休息室、康复室、浴室、卫生间等,冬季在家人的陪护下,老人们也能洗上热水澡,室内外都安装了扶手,方便老人行走。
依托南皮五金机电产业,幸福院选择难度适中的零散手工活,放在扶贫车间,对一些老人的身体康复有帮助,也让老人打发时间,赚些零花钱。刘八里乡李家安村的李孝千患有哮喘,不能从事过重劳动,但扶贫车间的小灵活对他来说正合适。“组装个螺丝,或者安装些小物件,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挺充实的。”李孝千说。
南皮县副县长禹水介绍说,南皮的幸福院建设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有的利用废旧学校改建,有的利用闲置土地新建,有的和村部共建。双庙村的幸福院是原有农舍民房扩建的。把文旅小镇这么好的位置拿出来建设幸福院,就是要大力宣传党的脱贫攻坚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困难群体,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关注关爱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
随着双庙幸福院扩建工程的完工,将有更多的贫困群众入院享受服务。双庙村扶贫幸福院由文旅小镇项目负责人刘涛负责前期改建扩建工作,出租给政府使用。刘涛本就是双庙村人,得知要在文旅小镇建幸福院时,他立即把已经完成拆迁手续的一座民宅根据设计要求改建成了幸福院,后续又根据要求进行了扩建。“幸福院里的一些老人,我从小就知道,现在长大有能力了非常愿意为他们做点事情。”刘涛说,扩建的幸福院还建有党员活动室,这里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农村服务窗口。
禹水介绍说,目前,南皮县积极探索以幸福院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党建活动、德育教育基地、村民文化广场等功能向幸福院靠拢,为更多农村群众服务。
送饭送药到家门 平台服务再延伸
在鲍官屯镇小集村扶贫幸福院,有一对夫妻名叫艾宝辰、张玉凤,夫妻二人均患有脑血栓。虽育有一儿一女,但女儿远嫁,儿子打工,无法照料老人。有了幸福院,艾宝辰和张玉凤互相搀扶着来这里享受日间照料。可没多久,艾宝辰的情况恶化,不能行动,生活也不能自理,张玉凤就在家照顾艾宝辰,一到饭点就到幸福院来打饭。
不幸的是,最近张玉凤也不能下床了。张玉凤的妹妹负责照顾两位老人,有时事多来不及到幸福院打饭,小集村幸福院管理员吕永发就派人把饭给这夫妻二人送到家。幸福院还备有常用药,吕永发也顺便给二人带一些。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是为这些贫困群众生活兜底,他们瘫痪来不了,我们就给他们送过去。”吕永发说。
目前,南皮7家幸福院已经入住了100余名困难群众。
探索农村养老服务 政策外群众亦能安享晚年
随着2021年幸福院建设工作的启动,幸福院将在南皮全县实现全覆盖。但幸福院的定位,就是日间照料,只能照顾自理和半自理的贫困群体。而对于艾宝辰和张玉凤这样不能自理、需要专业护理的贫困群体,徐志连也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我们打算整合扶贫、民政、卫健等部门资源,本着自愿的原则,将失能的农村特殊贫困群体送到养护院,统一由专业护理人员看护。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照护。南皮县将逐步探索,力争尽快对农村贫困群体形成扶贫养老院兜底托养、扶贫幸福院日间照料、邻里照料居家安养三重保障机制,彻底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徐志连介绍说,今后还将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让兜底政策以外的群众也能安享晚年。
徐志连介绍,现在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留在农村养老,还有一些外出打拼的人们,希望晚年回到自己的故土养老,以解乡愁。所以,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空间巨大。“今后,我们将借助为兜底群众养老服务的经验和模式,探索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养老服务,让政策外的群众也能晚年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