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玉洁
执教26载,她深爱着这方小小的讲台。虽然两度身患恶性肿瘤,经历多次手术,但她依然难舍自己的学生们。每次未等身体完全恢复,她就又面带笑容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教学中,她不放弃一个学生,尽全力帮助他们提升成绩;生活中,她轻松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用爱心帮助孩子们走过迷茫、战胜挫折,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天使老师”。
她,就是沧州市第一中学化学老师吕英。
两患重疾 难舍三尺讲台
从上小学时,吕英就对教师职业充满了向往。高考填报志愿,她毫不犹豫地全部填上了师范院校。
1994年,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吕英,走进沧州市第一中学,成为了一名化学老师。
从那时起,她就与这方小小的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带第一届学生时,为了上好课,吕英每次备课都要翻阅大量资料,用她自己的话说:“比备战高考下的功夫还要多。”
下班后她时常因在办公室里专心备课而忘记时间,有一次直到晚上12点多才回家,结果学校大门早已紧闭。不忍叫醒已熟睡的门卫师傅,吕英只得“翻门而出”。
2000年,吕英脚上长了一个疙瘩,在医院做了切除手术后,她并未在意。那一年,她与学生一同备战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经过整整5个月的努力,最终夺得了河北赛区一等奖。
2002年,吕英脚上又长了一个大疙瘩,切除后经过病理分析,确诊为恶性肿瘤。半年后二次复发,又进行了一次手术。术后仅两个月,吕英放心不下自己所教两个毕业班的孩子们,一瘸一拐地到班里上课。当她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同学们都愣住了。吕英面带微笑地走上讲台和大家打招呼,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2012年,吕英嘴唇上又生出一个恶性肿瘤,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她坚持到暑假才去做了手术,新学期一开学,就又接下了高一年级三个班的课。由于嘴上的伤口,她说话不太利索,但硬是一节课也没有耽误。
不仅自己笑对疾病,吕英还把乐观的精神传递给了学生。班里曾有一个男孩儿得了胃病,整日愁眉不展,一个月之内成绩就下滑了一大截。吕英向这个男孩儿讲述了自己的病情以及和病魔作斗争的经历,告诉他胃病不过是“小菜一碟”,只要积极治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痊愈。在吕英的鼓励下,男孩儿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不再苦闷,胃病不久就好了,成绩也追了上来。
倾力教学干好“良心活儿”
“老师是个‘良心活儿’,要想把这个活儿干好,投入多少精力都不为过。”吕英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
每次考试过后,她都会认真研究学生们的试卷,看看他们的薄弱环节在哪里,然后在试卷上标明并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鼓励话语;发现和平时成绩相差较多的学生,她就一一面谈,找到症结所在,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曾经有一个学生,各科成绩都不理想,吕英观察发现,他并不是学不会,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经过一次深谈,吕英了解到,孩子考上一中以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等发现成绩下滑想要努力时,却发现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懂,从此自暴自弃,不肯再好好学习。此后,吕英就对他多了一份关注,课上多提问,课下“开小灶”,两个月之后,学生的化学成绩就提高了30多分。男孩儿看到了希望,也逐渐有了动力。步入高三后,他开始发奋学习,最后考入了燕山大学。
“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实施课改以来,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吕英的脑海中。她在课堂上积极推行自主学习模式,按照成绩混合编组,通过分组讨论和讲解习题的方式,促进组内成员的相互合作和彼此激励,小组之间进行有益竞争,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自习辅导时间,吕英总会到班里转上一圈。为学生答疑解惑时,她不厌其烦,从不敷衍了事。曾有一个学生在给她的留言中这样写到:“我最喜欢您给我讲题时那认真的样子,不管我问的那道题是多么简单。”
化解叛逆 她走进学生心里
多年与学生朝夕相处,吕英摸透了孩子们的脾气。对于学生叛逆甚至挑衅的行为,她总能微笑面对,轻松化解。
遇到有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吕英的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心疼。“孩子们每天起得早、睡得晚,整天在班里学习,总会有疲倦的时候。”带着这份理解,吕英会轻轻拍拍孩子的肩,笑着说:“睡神,起来了。”有时,碰到有“起床气”的孩子,吕英还会故作惊讶地说:“咋的了,谁惹我们不高兴了?”说得学生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重新振作精神开始专心听课。
有一次上课时,针对很多学生遇到难题就放弃的问题,吕英教育孩子们不能被困难吓倒,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正说着,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你上课不讲课,说这些没用的干吗?”
听了他的话,吕英笑了笑,和颜悦色地对他说:“等你毕业后,就能体会到,老师课上讲的这些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可能就会忘记,但做人的道理,你却会受用一辈子。老师不仅要教给大家知识,还要在你们遇到挫折、碰到问题时帮你们解开心结,战胜困难。”
本以为挑衅会换来老师的大发雷霆,没想到老师不仅没有批评自己,而且耐心地进行解释。这个叛逆的男孩儿听完吕英的话,默默地坐下了。课后,吕英又多次找他谈心,了解他在学习上的困难和成长中的烦恼,并提出诚恳的建议。慢慢地,男孩儿有了改变,成绩也有所提升。毕业后多年,吕英和男孩儿依然保持着联系,当遇到挫折或心中有苦闷的时候,男孩儿总会打来电话倾诉,希望得到吕老师的指点。
从教26载,吕英阳光开朗的性格、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和那总是挂在脸上的淡淡笑容,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很多孩子因吕英老师的帮助而改变,变得充满自信和向上的力量。也许,这就是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天使老师”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