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1日
第06版:06

做女儿的知心朋友

晓欣说的问题,主要出在母亲身上。所以下面这些话也主要是针对她母亲说的。

伴随青春期的到来,很多女孩儿的母亲开始焦虑,担心女儿交友不慎,害怕孩子受到伤害,于是对女孩儿的交往严加管控,对异性交往更是大加打压。正所谓“关心则乱”,母亲的种种行为,本意是想要保护女儿,其实却把曾经与自己无话不谈的女儿越推越远。母亲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都不得而知,从而导致焦虑更甚,对女儿的监管更为严格,亲子关系也因此陷入恶性循环。

其实这位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尝试和女儿做朋友。

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倾听。妈妈要尽量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放下评判和说教,带着好奇、信任和欣赏,做孩子最忠实的倾听者。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和她是“一伙儿”的,孩子才能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妈妈也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才有可能给予孩子及时、恰当的教育和引导,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其次,要学会尊重和放手。孩子进入青春期,不再与母亲无话不谈,这是正常现象。因为青春期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与父母的分离与自我独立。所以,做母亲的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允许孩子有独立的心理空间,拥有自己的小秘密。偷看孩子的日记、聊天记录,不仅会让孩子对母亲“封锁”信息,还会破坏亲子关系,激化亲子矛盾。

再次,不要只拿成绩说事儿。厌学、辍学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对孩子的成绩过度关注、行为过度控制,情感过度忽略的家长;更不能总用“激将法”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因为久而久之,孩子会认领父母的评价,将其内化为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家长要善于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进行鼓励和正向引导,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要正确引导女儿与异性交往。女儿与异性同学做朋友、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家长切莫胡思乱想,横加干涉。实际上,家长一味反对和阻止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绪。如果发现女儿与异性同学互生好感,家长不要如临大敌,扣帽子,贴标签,甚至把自己的担心焦虑等同为孩子身上必将发生的事情。作为青春期女孩儿的母亲,应该想到,自己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这个时期女儿对异性同学产生好感,说明女儿发育正常,说明女儿渐渐长大了。女儿需要的是母亲贴心和科学的引导,循循善诱地告诉女儿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告诉孩子要守住底线,学会保护好自己。如果有处理不了的事情,一定要与父母及时沟通交流,让孩子相信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定的支持者。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正确的交友原则、审美观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才是妈妈的“定心丸”。

解语助力嘉宾 李 华

2021-01-11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566.html 1 做女儿的知心朋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