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吴 宣
日前,河北沧塑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医用一次性手套流水线前熟练地操作。这些医用手套下线后将被运往全国各地,为疫情防控中的一线人员提供安全保障。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吴桥县危中寻机,通过创新求变,聚焦应急产业破题发力,项目建设持续取得突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顺利冲破“困局”,实现“突围”。
新兴产业 应运而生
应急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先导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吴桥县瞄准新兴产业,积极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使腾辉医疗器械项目迅速投产达效;年产100亿只丁腈·PVC一次性手套生产项目顺利投产;集物资仓储、冷链物流配送、电商服务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浙商应急物资储备项目开工建设;与大禹水利环保、建通工程科技等对接洽谈的一批应急产业关联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目前,腾辉医疗器械项目16条口罩生产线已陆续投入生产,日产能最高可达100万只,顺利抢占北方市场“制高点”,成为我省全链条口罩生产基地之一,被河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列为第四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年产100亿只丁腈·PVC一次性手套生产项目12条生产线,目前已顺利投产6条,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手套近100亿只,可吸纳周边500人就业。
危中寻机 从无到有
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社会按下了“暂停键”,经济社会发展被迫放缓,工业企业停工停产,招商引资面临困境,传统产业遭遇寒冬。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吴桥县坚定“危”中寻“机”的信念决心,缜密分析国内国际形势,深入调研相关市场,瞄准防疫物资供应缺口,聚焦应急产业破题发力,上项目、稳增长、促发展。当年3月2日,由浙商主导,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142亩的腾辉医疗器械项目正式启动,揭开了吴桥应急产业 “从无到有”的序章。
为确保吴桥县首个应急产业项目腾辉医疗器械尽快投产达效,吴桥县政府先后召开专题推进会议8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主要领导坚持一线调度部署工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办公、集中攻坚、全力推进。从项目选址立项,到完成十万级净化车间建设、原材料采购运输、生产设备安装调试、招工培训等环节,再到形成产能,仅用时26天,跑出了吴桥项目建设新的“加速度”。
在疫情暴发伊始和复工复产关键时期,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供应持续短缺。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2月底全国口罩日产能1.8亿只;若全面复工,仅国内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合计就业人口,每天就至少需要5.33亿只口罩。吴桥腾辉医疗器械项目在“一罩难求”的情形下应运而生,填补北方口罩市场缺口,为周边区域在采购防护物资方面纾难解困。
创新思维 破解瓶颈
吴桥县以重组思维优化应急产业发展生态,化解市场波动风险,在口罩项目落地投产前后,全方位考察口罩产品上下游产业,引进了无纺布、熔喷布、聚丙烯熔喷颗粒、水刺无纺布等生产线,形成了年总产 30000 吨的无纺布初步产能;瞄准“医疗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日常生活用品、环保替代用品、附属产业”5个方向,锁定了防护服、脚套、纸尿裤、卫生巾、日用擦拭、手袋等刚需消费品。重组资源要素,连续38次专题调度,依法处置、有效盘活千亩土地,破除发展瓶颈。建设专业级熔喷材料实验室,自主研发了高端熔喷非织造布生产技术,成功攻克技术难题。
吴桥县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选商招商思路,合理布局园区企业,提升土地效益,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应急产业发达地区,精准招商,拓展应急产业链;扶持现有应急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形成“枝繁叶茂”的大中小企业集群。推动现有应急产业融入相关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相关产品、服务在公共卫生、防汛减灾、消防安全等领域融合,加快成果转化步伐,努力将吴桥打造成北方应急产业代表之一,积极推进应急产业成为吴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