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南宝通
出南皮高速口西行没多远,路南一座仿古的牌坊映入眼帘,南皮县刘八里乡杨庄村到了。
穿过牌坊,沿着笔直的水泥路直行,两侧都是楼房,终于在一个角落发现几处平房,寻思进去问问路,却发现这里也不是户家。一头是餐馆,一头是健身房,越转越有点儿蒙了。
村支部书记黄海明的电话终于打通了:“不好意思,临时有点儿急事,你先转着,我这就往回赶。”既然没走错,索性趁这工夫,先在附近转转。
“西面有个门,能直接出院儿。”一位老汉热情地指路。走到门口,一个大棚映入眼帘。推门而入,一畦畦绿叶菜被阳光沐浴得水灵灵的。“目前菜价如何?销路怎样?”随口问了两句,在棚里干活的大姐笑着说:“棚里的菜不往外销,专供游客上门采摘。”
“就为了摘点儿菜,专程跑一趟?”出了门口,又有新发现。两只孔雀正在笼中悠闲地散步,看见有人靠近,它们不但不退后,反而走到栏杆前开起了屏,看那眼神好像在问:“我们漂不漂亮?”
几个人正围在笼子旁拍照。“那边可以骑马。”有人又发现了“新大陆”。接着朝前走,几匹马儿正在各自的运动场中,溜达晒太阳。“妈妈,我想骑。”旁边的男孩决定做得果断,真骑在马背上,却害怕了,小手紧握着缰绳,嘴里不断重复着:“叔叔,慢点儿,再慢点儿。”太可爱了!
这工夫,黄海明赶回来了。“俺村环境咋样?”“挺洋气!”听到回答,他笑了:“洋气的地儿还有呢。”拐过弯,眼前一片白茫茫,“哇!滑雪场!”黄海明说:“这是用楼房开槽的土堆成的,正好可以增加一个冬季娱乐项目。”
到了滑雪场,不体验把,哪忍心离开。穿上滑雪鞋、扣好雪板,撑着雪杖刚要往前滑,却不料被旁边冲过来的人撞倒了。试了几次,最后在教练的帮助下站起来,“两板要与肩同宽,上体与膝盖微往前倾,双手握住雪杖自然下垂……”教练讲的要领听着明白,可没走几步又摔了个屁蹲儿。倒了站起来继续滑,愈挫愈勇,这就是滑雪的乐趣吧。
“这边是滑雪场,那头是跑马场……”黄海明说:“以前,‘穷杨庄’可是出了名,里外灰头土脸的,谁愿来这儿转悠。”
作为纯农业村,杨庄白天光秃秃,晚上黑漆漆,怎样盘活土地,为村庄发展谋一条新路?从20多岁担任村干部起,黄海明一直在琢磨。让村民上楼,盘活土地搞乡村旅游,多次外出考察,他觉得这条路可行。
“不住平房,不烧炕,哪还有个村子样?”起初,部分村民不认同。“做饭用天然气、自来水,冬天取暖不用点炉子,没事在村里转转玩玩,上了楼,俺们的幸福指数噌噌地升。”如今,杨庄村80%以上的村民搬进新民居,新民居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中。
逛完村里,村边的景色也不赖。地里新栽的果树,正在为来年枝叶新发蓄积能量。村民齐文普正在村南的公园里遛弯儿:“如今,村里处处是景点,大伙儿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说着,幸福洋溢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