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荷
1月15日至17日,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第一个议题便围绕着“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的汽车与交通政策进程”展开。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随着今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大领域、关键技术、关键产业、重大政策和重要的制度安排陆续明确,碳达峰与碳中和将成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大机遇。
专业人士认为,碳中和至少推动了四个领域,包括能源系统、交通体系、建筑系统和工业的净零排放。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转变。
如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从某种意义来说,指尖环保助力垃圾分类,也是早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有力抓手。
金融资源是支持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管控闸门,从资本市场来看,金融资源控房地产、增新能源,可谓泾渭分明。碳达峰与碳中和将成为一大主线,围绕着它展开的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新能源汽车、森林绿化等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金融监管鼓励碳金融创新,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积极有效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任务,强化对“两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信贷管控;发展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债券和绿色项目基建,做好直接投资;有效参与碳交易,发展好碳金融,无疑将大有可为。
碳中和、碳达峰已成为我国“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主攻目标。今年1月1日起,中国新能源将正式告别补贴,进入平价时代。中国对全球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承诺,也让新能源成为能源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重要的抓手和倚靠。
一些发达国家已提出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在中国,海南省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对沧州相关产业来说,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产业变革,加快向低碳、近零碳、零碳深度转型,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锻造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的长板,补齐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制造装备等短板弱项,提升国际竞争力,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将成为今后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