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接下来如何巩固成果?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推进?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日前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表示,2021年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人口已全部脱贫,但一些地方的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内生动力、脱贫能力不足,收入水平仍然不高,有的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返贫。这些问题提醒我们,2021年,如何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才能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脱贫攻坚不是一蹴而就的,脱贫项目、举措、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是专门服务精准脱贫的,更不是说完结就完结的。将脱贫攻坚的成果衔接到乡村振兴,将维护、守护脱贫攻坚的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确保政策的连续性、规划全局性、项目完结性,以脱贫攻坚的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既是守护,也是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仍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只有紧紧扭住“有效衔接”这个“牛鼻子”,持续用力抓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帮扶衔接等重点任务,才能最大限度巩固和延伸脱贫攻坚的成果。
一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要防止松劲懈怠,继续抓好脱贫攻坚各项收尾工作。要抓紧做好年终总结,制定今年工作计划,加快建立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强化就业、产业、消费等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加强扶志扶智,激励和引导脱贫群众靠自身勤劳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二要规范提升好脱贫攻坚创新性工作。科学研判易地扶贫搬迁中需要延续和升级的项目和内容,尤其是把产业发展、就业增收、民生保障、土地及宅基地资源配置以及社区融入等,纳入乡村振兴推进机制中,制定并完善相关领域政策,优化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使其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特别是加强扶贫资产、扶贫小额信贷、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扶贫公益岗位、扶贫车间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防范化解风险,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用好帮扶协作机制。将脱贫攻坚中的政策经验和有益做法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打好特惠性政策与普惠性政策组合拳。从全局综合考虑,把脱贫攻坚、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领域政策统筹起来,通过政策拓展,把在脱贫攻坚中增强贫困户发展能力、壮大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举措,转变为广大民众参与乡村振兴并分享发展红利的政策安排,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2021年是有效衔接的第一年,要谋划实施好,开好局起好步,认真抓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帮扶衔接、就业帮扶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衔接、重点地区衔接、考核衔接等工作环节,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踏上新征程,唯有不畏艰难、开拓进取,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扎实做好“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方能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从而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
(作者单位:河间市卧佛堂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