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汝汀 本报通讯员 张 申 汪美飞 陈正倚 杨 震
增加信用贷款投放额度,着重缓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用款“短、频、急”、缺乏抵押物等信贷需求特点,农行各县(市)分行增加对经营主体的信贷资源配置,优先推出“纳税e贷”“微捷贷”“账户e贷”“惠农e贷”“租金贷”等信用贷款产品,满足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需求;积极开展首贷拓展行动,结合实际制定行动方案,积极营销、主动对接,提高首次从银行体系获得贷款的经营主体贷款户数,多措并举缓解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实施减费让利,减少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农行各县(市)分行继续加大再贷款、再贴现贷款申请和使用力度,用足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政策工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进一步减小企业融资成本;对受疫情影响导致资金紧张暂时难以偿还贷款的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以“无还本续贷”减轻经营主体还款压力,贷款到期前提出续贷申请的,可用新发放的贷款结清原贷款;对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对稳产保供企业的融资需求给予一定幅度的利率优惠,着力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阶段性下调部分小微贷款利率水平,最低执行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开通绿色办贷通道,缩短经营主体用贷时间
农行各县(市)分行简化贷前调查手续,通过视频等方式开展经营场所和抵押物现场调查,打通信贷支持渠道;开辟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各县(市)分行在专门审贷小组的基础上,通过补充业务骨干等形式,加强审查审批力量,确保审查审批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业务沟通群作用,对稳产保供的授信业务,实时沟通业务情况,及时反馈业务进展,随报随审随批;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先为其提供“惠农e贷”“纳税e贷”“微捷贷”“账户e贷”等线上融资服务,实现线上办贷、线上用贷,让广大经营主体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进一步落实信贷优惠政策,全力支持畜牧业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农行各县(市)分行进一步强化对奶牛、肉牛、肉羊、肉(蛋)鸡、鸭等养殖业的扶持工作,特别加大对饲料供应、屠宰、运输和深加工等畜牧产业全产业链重点企业和农户的支持力度,专项配置信贷规模,精简办贷流程,优先发放贷款,助力扩大经营主体产能,确保肉蛋奶重要农产品供应不断档,既能满足消费需求,又能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提供线上结算服务,助力解决运营痛点难点
农行各县(市)分行结合疫情防控和农业经营主体结算需要,积极提供网银、掌银等线上结算产品和银企直连、三资管理、智慧乡村APP等系统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人员无接触资金结算、费用收付、财务管理、存货购销存管理,帮助解决管理痛点难点,保障正常经营运转。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和项目,启用办贷绿色通道,提高运作效率,优先安排信贷计划,优先放款,并按月向农业农村部门反馈金融服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