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节约成为习惯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用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是爱面子、讲排场的过度消费也随之滋生。自全国开展“光盘行动”以来,“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有人认为,“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防止“光盘行动”成为一阵风,需要全国人民的广泛参与、长期坚持。勤俭节约如何成为一种习惯?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高招?来稿请发到民生部邮箱(czrbmsxw@163.com),参与互动。
逛超市自备购物袋
璞 雪
逛超市自备无纺布购物袋,我们家已经坚持了很多年。虽然说起来是小钱,但偶尔算算小账,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快拿着这两个袋子,结账时就不用再花钱买了……”以前,每次去超市购物前,婆婆总是将准备好的无纺布袋塞到我手里,看着我带着出了门,她才能舒心。那时,我总是不理解,一是觉得麻烦,二是觉得家里也不缺这几毛钱,没必要这样精打细算。不过,为了让老人高兴,我每次也都照做。
婆婆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便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生活、经历,还教导我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苦日子,不知道那时生活的不易。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能铺张浪费,好日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过出来的。
后来,我们一家人都逐渐养成了自备无纺布袋购物的习惯。每次准备购物前,不再由婆婆一个人提醒拿着无纺布购物袋,就连3岁的小女儿也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其实,我家专门有一个抽屉,是存放各类空无纺布袋的。每次需要时,我们就从里边拿,用完后再叠好放回,每个袋子都能重复使用很多次,即使有的袋子脏了,也不会随手乱扔,留在家里做垃圾袋,也算是物尽其用。
闲置衣服送给需要的人
胡学敏
衣服款式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新款的衣服总是让人忍不住买下,以至于买回很多衣服,家中衣橱都放不下。于是,挑挑拣拣,准备扔掉。可是,看着才穿过一两次的衣服,又心有不舍。这是我和身边朋友的真切感受,相信这样的感受很多人都有过。
我家的闲置衣服从来都不扔掉,而是选择送人。这要从我四姨一家说起。
四姨和四姨夫都很勤快,一家人收入不错,但在我的记忆中,四姨几乎没买过新衣服,她和姨夫的衣服基本都是别的亲戚穿过的。四姨总是说:“你们这不穿的衣服都挺新,扔了怪可惜的,还污染环境,到时候都给我家。”老妈常常反问:“你又不缺钱,买新的不好吗?要这些破烂衣服干吗?再说,都给你家,你们也穿不过来。”
“我把自己家人能穿的挑出来,其余带回村里,给村里需要的人,别看你们不稀罕,给村里人,他们都可高兴了。”四姨笑着回答。应四姨的要求,一到换季,我家、妹妹家、小姨家、表妹家就会把闲置衣服整理好,送到四姨家,四姨把衣服分拣整理,再开车30公里带回村里。我们闲置的衣服就这样给了需要的人。
旧台历成了记事本
邢 程
新年伊始,办公室换上了2021年的新台历。虽是辞旧迎新,可旧物也并没有被我扔掉,而是得到很好的利用。这种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伴随我很多年。
我小的时候,家里习惯用挂历。每年元旦以后,都会有新的挂历上墙。旧挂历被替换下来,却成了孩子们的宝贝。姐弟几人争着要,为了是抢上面的年画,我们用小剪子剪下来,有元宝、有金鱼,贴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上,能高兴好一阵子。
上班后,我的办公桌上添了台历。好看的图画不再像我小时候那样被需求,可每年元旦过后,我的办公桌上依旧会保留着新旧两本台历。很多人觉得,这时候旧台历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废物”,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就扔掉了。可我不那么认为,自从拿到2021年的新台历,2020年的旧台历就成了我的记事本。我把旧台历反过来,在有空白地方的一面随时勾勾画画,十分方便。每年,直到旧台历被我画满,才会被扔掉。
虽然买一个记事本只需要一两元,可我觉得,应该让节约成为习惯,不该造成没必要的浪费。不仅如此,纸是工作中最常用的办公用品,双面使用,减少浪费,在节约的同时,也保护了我们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