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11日
第07版:07

任鹏远:告别北京工厂 扎根沧州传技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张晓煜 何育阳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间

三十而立。对于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冲压科科长任鹏远来说,要承担的东西似乎更多。2018年,三十出头的任鹏远接到调令,从北京公司支援沧州工厂,一边是刚出生两个月的女儿,一边是亟待经验技术的单位,任鹏远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

技术上的“老大哥”

冲压是汽车生产四大工艺之首,属于生产的第一工序,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建设的车间、尚稚嫩的团队,这些对于任鹏远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很快,有11年工作经验的任鹏远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心骨。“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主要是我提供想法,团队执行,大家虽然经验不足,但执行力都很不错。”任鹏远和大家一起工作时既充实又愉快,让他暂时忘却对家人的思念。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全球,市场环境日渐低迷。任鹏远身为冲压车间科长,长达3个月一直坚守阵地,主动挑起疫情防控与新车量产的大梁。他带领车间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首次自主制作端拾器并调试完成,确保了新车如期量产。

在自主制作端拾器上,任鹏远可谓是大家的“老大哥”。他回忆道:“钣金每次移动都需要机械臂去抓,端拾器就相当于这个机械臂的手指,制作时需要了解设备、模具、抓取材料等参数,如果经验不足,做起来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调试设备是个细致活。虽只有几毫米的差距,但调试过了,影响质量;调试不足,又影响效率。我们团队很年轻,新车型大家都没接触过,我就用自身的经验,指导大家一起做。”虽然任鹏远现在说起来云淡风轻,但当时实际做起来可没有这么轻松。

一共100多套端拾器,第一套由任鹏远亲自量尺、画线、下料,手动折弯、安装、出成品。整个过程,一边制作,一边讲解,慢慢地,任鹏远拥有了“教师”的新身份。就这样,团队先试着做出来几套,年轻队员了解了不足、积累了经验后,在之后的生产中也越来越成熟。

其实,端拾器之前一直由外协厂家制作,并非冲压科的本职工作。本次项目是任鹏远自己包揽下来的。“目的是降低成本,这个项目,如果我们自己制作,能节省足足30多万元。”任鹏远说道,“工作中,重要的是做好技术的传帮带,要注重传承企业的理念,发扬视工厂为家的节约意识,这也是我来到沧州工厂首先开始做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新ix35上市后,销量高于预期,好评如潮,这离不开车间全员的协同配合。

细微之处见节俭

10毫米是什么概念?大概可以小到大家忽略不计。8毛钱能买到什么?或许一时也想不出来,但任鹏远就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对技术的自主创新,通过节减原材料尺寸来节俭成本。生产一辆车能节省10毫米宽的板材,折合8毛钱,看似微小,但累计年销量10万辆,就能节省8万元。目前,任鹏远已完成3个品种的原材料节能,预计年节约费用20余万元。

节俭不仅渗透在工作中,也渗透到车间的方方面面。在当前市场环境恶劣、公司急需逆势突围的严峻形势下,全员倡导“一元行动”,任鹏远也不例外。

在家你会随手关灯吗?答案大多是肯定的。在车间里,组长在工作时,发现整个车间顶棚的灯全都亮着,而在一些区域,灯是没必要开的。有了想法后,大家集体讨论,研讨出方案——顶棚灯分级管理,根据照明需求调整主设备,哪个工作区域需要,就打开相应区域的灯,“不因善小而不为”,做到为一盏灯而节能。

惊喜不止于此。运转班组长发现夜间用电与白天用电价格不同,于是通过精确计算叉车所用电量,把叉车充电时间由白天改为晚上。想法虽小,但节俭意义重大。

这种节约行动,任鹏远每天都在做。他经常强调,降低成本,首先要从观念上形成节约意识,要让每位员工树立节约思维,从小事做起。节约,没有终点,一直都在路上。

家和事业兴

陌生的城市,独自离家与家人分居两地,刚出生的女儿……来到沧州,如果说工作上任鹏远还有些经验,那么生活上则是全新的挑战。

来之前,沧州只是从别人口中听说过。来到后,任鹏远给沧州人的评价是:淳朴、踏实、实在。

“沧州人很亲切,但女儿却不怎么认识我了。”说起孩子,任鹏远眼中多了许多柔情,“这种东西没法缓解,有时候和家里开个视频,孩子可能也不往手机这边看。”说着聊着,任鹏远的语速越发缓慢。“平常都是只有周末才回去,不过日常忙于工作,转眼一周周很快就过去了。第一年春节我回家,孩子10个月大。家里所有人,包括姑姑姑父,谁抱都行,我一抱就哭。去年疫情期间,近3个月没回去,再回家时,女儿都不认识我了。到现在,孩子两周岁了,和我稍微亲近了些,但孩子给家里人排序,我永远都是最后一名。”任鹏远说。

人生往往不能尽如人愿,在工作与家庭之间,任鹏远舍小家为大家,主动担当起事业,他的家人都表示理解与支持,妻子暂时从职场回归家庭,把家里一切照料得井然有序,让他更加安心地在沧州工作。

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子沧州,正是许许多多像任鹏远这样的基层管理者,立足本岗,默默奉献,企业才能更加长远发展与繁荣兴盛。

2021-02-11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张晓煜 何育阳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560.html 1 任鹏远:告别北京工厂 扎根沧州传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