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今年,许多“打工人”响应号召选择“就地过年”。“打工人”也是“干饭人”,不管在哪里过年,总要吃好喝好,才有过年的味道。往年春节,餐饮最火爆的当属各家饭店的大堂,但在“就地过年”的新潮流下,这个春节的“食堂”则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从“一人食豪华套餐”到“小家庭团圆饭”,从“快手家常菜”到“半成品年夜饭”,春节餐饮新特点让餐饮消费转型特征更加凸显,餐企变革也乘势而上,行业新增长点正在加速形成。
餐饮门店堂食受限餐企顺势求变
春节前夕,全国多地发布疫情防控指南,倡导控制聚餐人数,再加上人们自主疫情防控意识增强,餐饮门店传统的“团拜宴”“年夜饭”遇冷。
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秘书长袁小然说,去年以来餐饮企业就在不断求新求变,以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如今“就地过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为应对“就地过年”新趋势,餐饮企业想出各种招数应对,在菜品创新和就餐形式等方面花足了心思。
“今年我们主打家宴头盘菜,特别包装推出佛跳墙和干烧海参两款‘硬菜’,连锅带菜全部备齐。”成都老房子华粹元年食府总经理熊江华介绍,顾客只需在手机上选定菜品,餐厅就会提前制作好并按约定时间送货,简单加热就能摆上宴席。
餐饮线上服务量质齐升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加强线上服务成为传统餐饮企业寻求转型、绝地求生的重要途径,在今年的春节餐饮消费中,许多餐饮企业也是依靠线上推陈出新,提供线上服务的餐饮企业范围越来越大,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据了解,今年上海有78家餐饮企业、2274个门店的225款年夜饭套餐支持外卖。西贝、眉州东坡、青年公社等餐饮品牌,都在线上推出年夜饭套餐或新春套餐。
越来越多的高级宾馆酒店加入线上“年夜饭圈儿”。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前一周,该平台自提酒店年夜饭的预订人次环比增长了4.2倍。在广东,广州白天鹅宾馆、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等纷纷推出可自提的粤式新春盆菜,让“打工人”在家也能享受品质大餐。
在传统餐饮企业急迫转型的同时,各大互联网平台和零售企业则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向更多生活消费场景延伸,共同满足了消费者“就地过年”带来的各种餐饮新需求。
新需求带来增长点助力行业变革
疫情发生后,以聚集性、接触性为特点的餐饮消费市场受到很大影响,餐饮业成为受损最严重、复苏最缓慢的行业之一。
“但餐饮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很强韧性,能够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变化的行业。”袁小然说,一些能够持续推进创新转型的餐企还在扩大规模,以成都为例,春节前一个月南堂、悦百味、大鸭梨等连锁餐企新开门店就超过100家,这种趋势在春节餐饮消费能量持续释放的背景下更加凸显,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饿了么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在线上供应年夜饭套餐的餐饮品牌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参与门店激增260%,供应的年夜饭套餐数量更是同比上涨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