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18日
第08版:08

13条国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断面

(上接第一版)

治河先治污,大力开展陆源污染防治攻坚。全面推进沿海重点流域2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推动沿海地区大力开展城乡综合整治,基本实现农村污水管控与治理全覆盖和“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推行水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做到涉氮重点行业816家持证排污,持续削减总氮等污染物入河入海量。

严控直排海污染源,有序推进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近年来,沿海三市持续加大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整治力度,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实现直排海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按照“查、测、溯、治”工作步骤有序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推动唐山试点先行,已完成1551个排污口监测、2250个排污口溯源和112个临时排污口的取缔拆除。对秦皇岛2家私自破坏已封堵的入海排污口企业依法依规清理拆除,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排污口清理工作。

全面推行湾长制,建立陆海协治新模式。2020年2月省水办制定印发了《关于在沿海区域全面推行湾长制的通知》,各级政府一把手担任湾长,建立了省、市、县、基层四级湾长及湾长制办公室组织体系,将全省海岸线划分为16个责任湾区,111个责任湾段,明确各级湾长147人,使每一处海湾、每一寸岸线都有人管,初步建立了陆海协同联治的海洋环境治理新模式。

多部门协调配合,合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河北海事局等省有关单位加强协调联动,采取了一系列攻坚措施。沿海三市修复岸线17公里,修复滨海湿地1229公顷,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态修复目标;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7400万元,加强渔港污染防治设备设施建设,清除违法或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水养殖8000余公顷;基本实现港口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和船舶垃圾达标处理。

开展海上联合执法,做好环境风险防范,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省生态环境厅对接河北海警局先后对唐山海域、沧州海域等部分油田人工岛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联合开展“碧海2020”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对海洋工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等建设项目动态巡查。海警部门部署开展“冀海守护2020”执法大会战,严厉打击辖区内非法盗采海砂行为。全省各级渔政机构持续开展清理取缔“绝户网”等禁用渔具和涉渔“三无”船舶专项执法行动,有效打击了海上各类渔业违法行为。

2021-02-1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666.html 1 13条国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断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