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0日
第04版:04

大美运河扮靓狮城

(上接第一版)

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大运河两岸绘就新景色

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紧密结合,2020年,我市坚持高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纳入民心工程,使大运河两岸和全市广大农村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运河贯穿青县南北,青县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建立健全观摩拉练和考核评比等机制,在大运河沿线33个村庄河堤打造21公里骑行漫道,并形成百余个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运河沿线水天一色、风景宜人,非常适合休憩游玩,让这里一度成为京津冀骑行队钟爱的“打卡热门地”。

2020年,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我市以“百乡(镇)联创、千村示范”活动为抓手,坚持站位全局、统筹谋划、合理布点、梯次打造的原则,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集中项目、资金、人员力量,在全市优先选择乡村振兴示范区(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二类县和全域完成县、高铁高速沿线、大运河两岸等村庄打造一批示范典型,通过持续用力、压茬推进,促进整治工作提档升级。

在过去一年,吴桥县重点以系统化思路推进“厕所革命”,探索推进农村水厕并治“1+X”新模式,实现改厕治污同步进行,让群众“方便”更加方便。作为全省厕所改革中的典型经验,吴桥农村水厕并治“1+X”新模式上报国家农业农村部后,受到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高度评价,并将这一模式列入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巡礼专栏。

聚焦大力“清脏治乱”,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尤其是大运河沿线各县(市、区)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组织开展“清脏治乱、百村示范”“城区净城、村庄清洁”等行动,乡村纷纷开启“美颜模式”。其中,泊头市重点打造“三区、十线、多片”,以国道沿线环境整治为标杆,着力打造生态交通廊道;海兴县环卫治理再升级,实现全域全类无盲区、农村垃圾治理的长效管护;东光县推行乡、村两级“塘长制”,全县939座坑塘有了“管家”……

泊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在沧州率先开启玻璃钢三格式无害化厕所的改造,并建立起厕污长效管护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机制,形成“农户厕污—吸污车分散收集—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固液分离—资源化利用厂集中无害化加工—农户还田利用”的新格局,打造从农户来、到农户去的厕污变废为宝微循环模式,为农民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古老运河重焕生机,城乡融合激发活力,环境整治绘就新景,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道路上,沧州布局长远、精耕细作,正以实践者、先行者和带动者的姿态,描绘大运河文化带的优美画卷。

2021-02-2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845.html 1 大美运河扮靓狮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