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沧州,有一群人始终关心着流浪动物。收留它们,给它们看病、帮它们找家……6年间,沧州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救助了小动物500余只,超千只小动物经过他们的介绍,被爱心市民领养。
志愿者给小动物捐钱捐粮
去年入冬以来,有不少社会爱心人士为这些“毛孩子”过冬而操心,有的捐钱,有的捐猫粮、狗粮。记者在小动物保护协会河沿基地采访时,正好遇到前来捐助了两大袋子猫粮的申女士。她说:“得让这些‘毛孩子们’也能过个暖冬。”
协会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工作学习之余抽出时间,来基地照顾这些“毛孩子”,猫粮、狗粮、鸡架、鸡蛋,一袋袋食品被送到了协会的两个救助基地,让这些“毛孩子”能够吃够吃好。
沧州小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于2016年,协会成员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已超过100人。其中,许多是“90后”和“00后”。他们通过组织义卖、爱心活动等为收留的小动物筹粮筹款。
春节前几天,有人把一窝4只刚出生不久的小奶狗,放到了协会河沿基地门口。志愿者发现后收留了它们,并在志愿者群里发出了领养信息。这几只可爱的小奶狗极其招人喜欢,其中3只小狗就被爱心人士领养,欢欢喜喜地找到了新家。
据了解,“毛孩子”被领养后,协会也会定期回访。在协会的领养者回访群里,志愿者向领养了其中一只小奶狗的家庭发出了“邀请”。很快,这位家长就晒出了自己“毛孩子”的几张生活照和短视频。小狗活泼可爱,毛发干净,得到了主人精心照顾。
义工不回家照顾小动物
义工崔大姐和胡叔分别在河沿基地和姜庄子基地常年照顾这些流浪猫、流浪狗,陪着这些“毛孩子”。志愿者们则经常为两位义工送来暖心礼物和食品,让两位义工能安心工作。
春节过后,记者来到协会运河沿基地。基地位于胜利公园北侧的一个农家院内,院子外边也被圈了起来。门外,10多条受到救助的流浪狗住在为他们搭建的狗窝里;院内和屋子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流浪狗。其中,有拉布拉多、萨摩耶、柴犬、西施犬这样的名贵犬种。最里边的一间屋子里,还有十几只流浪猫。数了数,在这里被收养的流浪猫狗有40多只。据协会会长宋盈萱介绍,协会在沧县姜庄子还有一处救助基地,那里有50多只获得救助的流浪猫和流浪狗。
据了解,这些小狗小猫不是因为有严重的身体或行为问题才无家可归,很多都是原主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无法安置宠物才使它们流浪在外。例如,因为宠物主人搬家变动工作,或生病去世等原因,宠物被主人弃养。其中被小动物保护中心收留的,是其中的“幸运儿”。“这只拉布拉多,就是被原主人直接送到基地来的,在等着领养。”志愿者崔大姐指着笼子里的一只拉布拉多说。
“毛孩子”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据了解,协会每个月的支出都在1万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其中,狗粮是一大部分,这部分目前全靠志愿者的募捐和集资捐款来维持,猫粮则靠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另外,基地的租赁费和为“毛孩子”看病也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协会去年以来不再组织义卖等活动,收入也少了很多,100只流浪动物也使协会两个基地的收容量达到了极限。目前,基地不得已暂停接收新的“毛孩子”。但在春节期间,许多志愿者都在坚持救助喂养本小区的流浪猫和流浪狗。同时,他们自己掏钱买狗粮、猫粮送到两处基地,让它们安心度过冬天。
在沧州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微信群里,所有志愿者都将自己的群名字改成了“居住小区+名字”的形式。据了解,这是为了方便就近救助,帮助市民寻找走失宠物。6年来,他们为无数市民找到了走失的宠物,许多市民也因此成为协会的志愿者。
让协会会长宋盈萱和她的伙伴们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我市已经开始着手流浪动物管理和救助工作。“有了政府部门的参与,流浪小动物的处境应该会好很多,虽然志愿者的力量有限,但我们会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救助工作,我觉得‘毛孩子’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宋盈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