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是沧州有名的文化家族。据《沧州戴氏族谱》载,戴氏始祖戴荣,自“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初迁山西洪洞,再迁直隶景州,明永乐二年(1404)迁沧州,居李村镇”。此后600年,戴氏名人辈出,成为书香绵延的名门望族。为传承家族文化,沧州戴长锋建起戴氏家族微信群,有包括东北以及南方省市、京津冀等地的300多位戴氏后人入群。微信上,他讲家谱、谈家风,受到众多族人的欢迎。春节期间,天南地北的戴氏族人互送祝福,企盼家风传承、家国富强。
贤良门风 一族荣光
“中国人为什么有家谱?饮水思源,每个人都渴望探寻生命的源头,了解家族的过去。家谱,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戴氏家族微信群里,群主戴长锋正在给族人们讲述家谱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戴长锋说:“家谱,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轨迹,还包含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约有几千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三大历史文献。”
戴氏家谱现保存完整、留存最早的为清咸丰二年的版本。家谱依孔氏家谱格式所造,分为科第谱、生卒谱、姻族谱等,内容丰富翔实,为戴氏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准确的文字依据。
提起戴氏一族的荣光,就不得不从五世戴才说起。戴氏家族迁沧后,世业耕读,蓄德未耀,至五世戴才终于发扬,自此科第不断。由戴才嘉靖癸卯年(1543)科第中举起,戴氏家族成为沧州明清两朝的科第世家。在众多科第学士中,为官者95人,其中武官10人、官居七品以上30人、五品以上8人、一品尚书2人。
为嘉许戴氏重文兴族、齐家治国的贤良门风,明清两朝皇帝先后御赐“司农司马文门第,太师御史贤人家”“渤海人闻源流远,条山阀阅科第家”“座对贤人酒,家藏太师书”“渤海源流君恩厚,沧州阀阅旧家风”“渤海人文第,条山阀阅家”等春联,予以嘉勉。戴氏至今仍保存有隆庆、万历、顺治、康熙四帝颁给族人的两篇御祭文和十道诰命……由此奠定了戴氏在明清沧州“戴刘吕王,于迟孙庞”八大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文韬武略 能人辈出
为何要建一个微信群?戴长锋说,从小耳濡目染,经常听长辈们讲述祖先们的故事,顺治皇帝赐予八世祖戴明说的印章,年少不经事的他经常拿来把玩。只可惜,后来不知流散何处。成年后的他,通过研究家族历史,对家庭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五世祖戴才和八世祖戴明说的文韬武略,对他的影响更为深远。
五世戴才,明嘉靖甲辰(1544)进士,他“起家都谏,剔历中外,三抚名藩,后督四镇,功在朝廷,谟垂部院”,累官两京兵部尚书、南京参赞机务、赠太子少保。他曾先后巡抚甘陕豫、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十余年,“请币饷、恳荒田、兴水利、简兵将、习技击、饬烽堠”“建学明教、振废省刑”;修筑墩墙以千百计,招来降口若干,缴获羊马器械无数。他从实际出发,采取“筑墙建堡”“整饬兵饷”“屯田盐法”等措施,使处在中卫之南的裴家川由荒野成为巨镇。为发展边疆经济、巩固边防,他还奏请朝廷,在恢复宁夏清水堂驻守、加强防卫的同时,开设了延安、宁夏两个与西北通商贸易的市场,既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繁荣了经济,又稳固了疆防。戴才三次莅陕,屡建功勋,践行了自己“善治者以得民心为本”的为官之诺。
八世戴明说,博学能悟、殚心风雅,工文章、善书画,与王铎、吴伟业、范箕生等人齐名。其书画初以山水著名,摹唐宋诸大家,得其神髓,而尤精于米芾。陶樑《红豆树馆诗话》评其“画竹最工,笔笔如金错刀,今之王舍人、夏太常也。”大书法家王铎评其为“博大奇奥,不亚古人”。顺治十二年(1655)仲冬,戴明说奉旨写画,蒙赐冠裘各一、银章一颗,上镌“米芾画禅,烟峦如觌,明说克传,图章用锡”,以示褒美。至今他的《墨竹图》《溪涧高隐图》等16幅丹青墨宝,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河北、天津、江苏等地博物馆、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畅谈家风 追忆传奇
走在沧州的街上,戴长锋总是忆起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众多遗迹。戴家胡同、戴氏家庙、戴家园、石牌坊、大石桥等,很多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里,现存的也只有戴家坟茔上的一通神道碑而已。除了唏嘘、遗憾,戴长锋还做了一件令族人敬佩的事,他个人出资,重绘先祖影图,只为给后世留下宝贵的史料。
之所以做这些,是担心岁月长河中,家族辉煌将逐渐湮没,贤良门风将无人继承,在此初心下,他成立了戴氏家族微信群。
每晚七点半至九点,微信群里准时开讲。戴长锋与戴元岐、戴永琪、戴汝庆、戴维强等几位族人担当起传播、讲授家族历史、文化的重任。《居正当国——戴才致仕谜团》《经世爱民情怀和国家治理战略眼光》《重建广宁寺碑文》《戴才重修沧城记》等一个个主题引人入胜,族人们大呼过瘾。
戴士英说,通过讲解,了解了戴氏家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了解了先祖们为国家和家族作出的贡献和牺牲,深为自己是其中一员感到自豪。
戴金强说,感谢各位族人奉献的一段段传奇故事、一个个功名佳话。家史让国史更具体,家风使国风更丰富。
天南地北的戴氏后人也因这个微信群聚在一起,在探讨、交流中,加强了联系,深厚了感情。因为疫情,在线上学习家族文化、传承良好家风成为他们另一种缅怀先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