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6日
第06版:06

我的九河

吴相艳

九河,是一条路的名字,在沧州城南自东向西,穿运河而过。路宽阔笔直,两边的梧桐树遮天蔽日,卫士一样英姿飒爽,较之别的路上那些妖娆的海棠、绚丽的玉兰,梧桐树把九河路映衬得分外阳刚,使一条路颇有了几分北方汉子的硬朗气质。把一条城市街道据为“己有”,似乎矫情,却源于真情。它是我每天上下班的路,东奔西往,寒暑相接,如斯日久。对一个城市的爱,是时间酝酿的种子。我是在哪一天,让这粒种子顺着这条城市“血脉”枝繁叶茂的呢?

沧州,原本是母亲的故乡。在上世纪60年代那场大饥荒中,外祖父带着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曾经以最悲凉的方式逃离故土,流落他乡。但沧州这个名字,却被母亲反复提及。在母亲的追忆中,那里武风烈烈,孩子们都会在把式房里练上三拳两脚,路见不平一声吼,是那片土地的自然色;那里,有一头巨大的铁狮子和古老的城墙,一场瓢泼大雨过后,被冲刷过后的古城墙下,偶有露出的铜钱,成为女孩子们鸡毛毽的底座;那里,还有一条波涛翻滚的大河,南来北往的船只,运送着我们不曾见过的繁华……

在母亲的心心念念中,30年前,我无畏年少懵懂,满怀憧憬,来到了这片土地。传说中的武功少年呢?他们很多跟我一样尚不会花拳绣腿;那个威武的铁狮子呢?在一个无知少年的眼里满是沧桑残破;那条船来舟往的大运河呢?干渴的河床上荒草萋萋,偶尔存留的一小洼水荡不起半点绿色的涟漪。

我对一个地方的情感,困囿于少年的感官,枯萎得不见春色。直到大学毕业后,重新回到运河边上一所高中任教,随着大运河文化品牌力量的不断提升,我寻找与审视的视角,才被重新打开。

单从名字看,沧州是一个多水的地方。溯源字的本义,暗绿色的水为沧,可见这片土地,自古被水滋养。自1500多年前北魏建州,沧州治所一再改变,但长芦、清池、浮阳,这些泛着水色的名字在史册中依然闪着粼粼波光。作为古黄河入海口,九河下梢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片土地洼淀纵横,波光潋滟。九河路,大概就是想用一条路的名字,永远铭记一片土地的水色记忆。然而成就这片土地的,不是早已干涸在历史烟尘中的九河,而是自南向北蜿蜒而来的运河。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范围最长的城市。运河旖旖旎旎,九曲回肠,在沧州市区内形成一个完美的Ω形状,宛若一个鼓鼓的钱袋子,巨大而丰满,汇聚着南北财富。就在这个钱袋附近,曾有抗倭英雄刘焘的墓地。刘焘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沧州人,在明朝倭寇肆虐时,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为刘焘的帐下参将。他戎马一生,于凶险的战场上虎虎生威,卸下战甲时却极擅诗赋,不乏儒雅气质,似乎诠释着这片土地崇文尚武的古老渊源。

水,赋予了这片土地刚柔相济的性格,由此深信不疑。

追寻中,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热爱,一天天有了抹不掉的痕迹。也许来自母体的情感,一旦被唤醒,便不会再沉睡。母亲所言非虚,这里不仅崇侠尚义,且文脉绵长,钟灵毓秀。只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沧州在时代大潮中的日新月异,已经不为母亲所熟悉。多年前,我把母亲这颗飘落在异乡的蒲公英种子接回沧州。从曾经的青涩少女到今日的伛偻老妇,与一座城市曾经的风尘满面与如今的现代化发展,形成鲜明对照。市区中心原来的繁华地“小南门”和一代人心中的购物天堂“渤海大厦”已沉淀为城市记忆;运河沿岸散发着陈旧气息的小平房在簇新的高楼下,反而稀缺得成为文人墨客争相寻访的佳处。选一个清秋佳日,漫无目的地骑行在城市的大小街道,缠绕着不经意间涌现的记忆,一座城市的心跳,匀整而安静。尤其夜晚,斑斓的灯光与大运河滟滟清波绣出城市的底色,清风楼像运河之眼,与四面高楼上的灯光互送秋波。每一缕灯光下的世道人心、人情世故,是这个城市最具魅力的因子。

偶尔偷闲,喜欢在运河桥上小憩。沧州城区内的运河大桥各有佳容,新华桥古朴端庄,彩虹桥亮丽隽秀,南环桥雄浑刚劲,唯九河路运河大桥似乎更具旷达开放之气。岸边蒹葭、老柳与“开”字形桥体和不息的车流,把一个城市的古往今生形象于眼前。桥北大运河生态公园那个巨大的钱袋子里,绿地舒展得如一首流畅的乐曲,各种游乐设施点缀其间。夏天,每到夕阳凝视河岸老柳时,三五对拍摄婚纱摄影的新人身着华服,把幸福时刻镶嵌在运河美景的各个空间。河畔的金柳与晚霞里的高楼把刚柔之美远近相融,碧水、绿毯与穿婚纱的姑娘相映成趣。就连在水底招摇的水草,也不忘偷得一缕碎金,送与嬉戏的游鱼。再过一个时辰,这里的宁静将被另一种喧哗取代。小商小贩三三两两,在路旁升腾起烟火气息。来消夏散步的人们,挈妇将雏,在运河岸璀璨的灯光下,演绎一个城市的世俗生活画卷。

春秋两季的九河路又是另一种风情,大自然给路边的草木着色留香。每天,我把雀跃的心情留给清风、秋花、桐叶,还有摇曳的蒹葭,也由此深深体悟到东坡先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快乐。在城市的街道上,我是红尘过客,但心之所至,目之所及,何尝不是自然风物的主人。诚然,母亲、我、生活在这个城市角角落落的奋斗者,渺小得如运河中的水滴,然一座城市的欣欣向荣,又何尝不依靠一滴滴水汇集的力量,就像眼前,每一滴水汇集在大运河湾里,不卑不亢,静静流淌。

一座水润的城市,必然有上善之性,与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互相成就。九河润我,我亦有爱,哪怕只钟情于一树桐叶,一片蒹葭。

2021-02-26 吴相艳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362.html 1 我的九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