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要全力推进‘促创城’攻坚行动,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学习先进,解放思想,坚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四城同抓’,集中力量推进主城区改造提升,确保创建即成功。”贯彻落实全市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暨“拆违建、促创城、畅交通、增绿量、优环境”活动等重项工作攻坚动员大会精神,抓好“促创城”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从细处入手、实处做起,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创创城工作新局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文明城市,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城市形象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去年,我市成功荣获“河北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同时获得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推荐资格。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我市创城工作的充分肯定,而且激发了全市上下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相对于国家文明城市标准,我市在创建水平、硬件条件、市民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这更加需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先进,解放思想,严格按照市委确定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四城同抓”要求,集中力量推进主城区改造提升,真正让群众生活更舒适、更便利、更体面、更有尊严,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奋力开创创城工作新局面,要做好城市规划。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创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方位做好城市规划,才能为创城可持续发展制定“路线图”、画好“时间表”。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多从老百姓角度出发,多采纳专家学者建议,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入实施“北延、南展、西提、东建”发展战略,确保按照规划循序推进,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让市民拥抱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奋力开创创城工作新局面,要加快城市建设。创城是优化城市软硬件环境,补短板、创亮点的过程,也是加快城市建设、体现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和依托,只有把城市建设贯穿创城始终,才能实现二者互融互通、共生共赢。要聚焦城市建设短板弱项,围绕痛点、堵点,在全力抓好主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规划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雨污分流建设、公厕服务管理提升、“口袋公园”建设上下功夫,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盼怨”的热点难点城建问题,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让百姓看得到变化、感受到幸福。
奋力开创创城工作新局面,要提升城市管理。“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城市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管理水平。要瞄准时代发展前沿,紧密结合沧州创城工作实际,“新”处立意、“细”处着手、“难”处用力,既要“面子”,更要“里子”,全方位做好“绿化、香化、美化、亮化、净化”文章;既落细落小,又整体提升,既解决问题,又突出特色,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城市新高地。
奋力开创创城工作新局面,要壮大城市经济。创城,聚焦的不仅是城市风貌和服务品质,居民生活质量等要素也是重要指标。这离不开城市经济的发展壮大。要锚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发展优势,解放思想、拼搏奋进,以超常规的干劲和举措,加快大型商贸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着力吸引总部机构、研发中心、文化创意、高新产业、体育休闲、会展经济等业态集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让城市人气更足、活力更强。
创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弘扬“严细深实快”作风,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在全域创建中,体现干部担当、引导全民参与、凝聚狮城力量,我们必将用智慧和汗水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