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1日
第05版:05

一坛老冬菜 几多匠人情

本报记者 宁美红

切碎的白菜腌制后,变成了金黄色,清香脆爽。夹一口放入嘴中,只觉得甜中微辣、香中略咸,味蕾间皆是满足。而当冬菜与肉搭配时,则成了“灵魂伴侣”,开胃解腻,不知不觉又多吃了一碗米饭。

对于大多数沧州人来说,饭桌上少不了一种佐味——冬菜。而在运河区南陈屯乡刘辛庄村,藏着一个百年老字号——义昌永。十几年前,刘向前回乡接过老字号,成为义昌永冬菜第19代传承人。

普普通通的大白菜加上盐和蒜两种佐料,便能制作出这般美味。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每年秋后,新鲜的大白菜上市,义昌永的工厂里便忙了起来。工人们将白菜切成指甲盖大小的小块儿,经过彻底脱水、原汤清洗,加工成菜胚,再将菜胚、蒜泥、食用盐按一定的比例充分搅拌,封缸压实,经过360天发酵才得以重见天日。

冬菜味美,早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就已有了雏形。传说,河南项城刘氏家族部分北迁燕地,后落户沧州,始将祖传大白菜泡腌技艺引入。刘氏家族对制作技法进行改进,将整段腌制,改为切碎,以盐、蒜拌之等工艺,之后封储瓦罐之中,经自然发酵一年待食用。

光绪16年(1890年),刘氏16代传人刘荫棣将自家所产冬菜立以“义昌永”名号,取仁义、昌盛、永远之意,依托天津卫北大关东城货栈向海外销售。深受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诸国民众喜爱。1936年,沧州冬菜曾在巴黎举办的商品博览会上荣获优质产品奖。

时光流转。

在刘向前的记忆中,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大缸。小时候,在外面玩累了、饿了,回家拿个馒头就着冬菜,就吃得美滋滋的。成年后的刘向前起先选择去南方打工,挣钱不少,却总觉得没意义。出门在外的游子,想起家乡,便想起家乡的吃食,心里想得慌,嘴里馋得慌,却只能忍着。与此同时,刘向前的父亲虽年近古稀,却依然抓着老手艺不放。父亲的坚持触动了刘向前,他毫不犹豫地回乡接过了接力棒。

作为传承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刘向前却没有想要把企业做大。年仅20吨的产量是上限。“手工的东西,弄多了,品质就顾不上了。”刘向前笑道:“在选材上,我们对品质进行严格把关,白菜得是无筋的,蒜得是红头小蒜,盐得用精盐,就连看似简单的搅拌,也没那么简单。风干不了、封不严实、压不实,都对品质有影响。总而言之,必须得用心。”

2017年,义昌永冬菜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刘向前被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向前已接过接力棒,87岁的老父亲却始终不放心。“几乎每天都来看,说要给把把关。有老人在,是福!”刘向前感叹道。或许,义昌永的字号,就是在一代一代用心传承中才得以昌盛。

从想念冬菜到消解乡愁,身份的转变让刘向前满是自豪。“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守着老手艺,踏实也满足。”刘向前说道。

2021-03-01 本报记者 宁美红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4493.html 1 一坛老冬菜 几多匠人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