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3日
第03版:03

“接手的事儿一定要解决到底”

——河间市前小汉村人民调解员付俊坡的故事

付俊坡(左一)在进行调解工作。

本报记者 贾世峰

元宵节刚过,河间市行别营乡前小汉村党支部书记付俊发找到付俊坡。“大哥,村东那件事你得帮忙去调解一下,不然没法办了。”“行!”付俊坡一口应承了下来。

付俊坡是前小汉村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十余年,他先后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多起。在调解工作中,他耐心细心,入情入理,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的矛盾,深受群众称赞。“基层的调解工作很磨人,但我凡是接到手的事儿就一定要解决到底,给当事人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心安。”付俊坡如是说。

20多次上门劝说

只为修通排水沟

事情还要从一件他调解了半年的事说起。2015年,村里要修排水沟,这是村民们盼望已久的事。原来,村西头因为排水不畅,一到下大雨的时候,家家户户要到家门口“挡水”,村里的路也被雨水泡得泥泞难行。排水沟要从村民付甲家的果树地边经过,付甲说什么也不同意。乡、村干部几次找他说这事儿,都被他硬生生地拒绝了。

乡领导找到了当时担任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的付俊坡,“老付,你给说说吧!” 付俊坡仔细分析了付甲不同意的缘由,考虑了多种情况,做足准备后前去调解。同样被付甲“撅”了出来。但付俊坡没有放弃,一次不成,再去。两次不成,还去。前后20多次上门做工作,历经近半年,付甲终于松了口,同意接受补偿后出让土地,随后又就补偿数额几次协商,由村委会一次性给付了其树和地受损赔偿金。排水沟终于修通了,村民们不再为村里的排水发愁。

调解两年

促成土地流转

2016年春天,前小汉村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因涉及耕地面积较大,需要村民配合进行土地流转。但是,有七八十户村民因为坟地等各种各样的理由反对,流转工作被迫停顿了下来。

村干部找到付俊坡帮忙解决此事。因为调解难度太大,付俊坡放下了自己的生意,专心处理这件事。他和村委会干部认真分析阻碍土地流转户具体情况,结合土地流转工作实际,决定先易后难,一步一步解决。

第一步,通过入户调解,做通反对意见不大的农户工作,将容易流转的土地先流转过来,这一项工作做了将近一年,先后做通了30多户村民的工作。第二步,付俊坡先后到30多户因为家族墓地反对流转土地的村民家中做工作,并建议修建村公墓。最后,经上级部门批准,并由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在村内选择合适地点,建立了河间市第一个农村公墓。第三步,对坚决反对土地流转的几户村民采取“春风化雨”的办法,土地暂不流转,但收种、浇水都由合作社帮助做,经过一个春种秋收,到2017年底,这几户村民被感化,也终于同意土地流转。

两年中,付俊坡两百余次到村民家中走访,最终完成了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调解能力也得到了乡、村干部和村民的一致认可。

由情入理

兄弟多年矛盾终化解

前不久,付俊坡刚刚调解成功了村民付丙与付丁兄弟二人因宅基地、承包地和赡养老人等问题发生的纠纷。这也是一件难事,兄弟俩矛盾多年,亲戚们都退避三舍,不愿意“掺和”,但付俊坡由情入理,再讲法律,通过循序渐进地调解,让兄弟俩达成了协议,宅基地、承包地和赡养母亲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做调解工作多年,71岁的付俊坡越发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他说:“在村里,应该有一个能说话、敢说话的人,帮助村民们说清道理,解决难题。这样,村庄才会更和谐,村风才会更文明。”

2021-03-03 ——河间市前小汉村人民调解员付俊坡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5173.html 1 “接手的事儿一定要解决到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