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0日
第02版:02

阳光重新照进生活

——南皮残疾小伙儿张迪的脱贫故事

本报记者 鲁 萍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南皮县潞灌乡东唐家务村32岁的残疾小伙子张迪,又找到了新工作,为县城一家公司做客服,足不出户就可以增加收入。经济上宽裕了,张迪精神上也积极要求进步,向当地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埋藏在残疾和贫困阴霾中10年的张迪,终于张开双手拥抱阳光,积极面对生活。

10年前,21岁的张迪身高一米八多,长相英俊、性格开朗。他在外地打工,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但一次意外,张迪海绵状脊髓瘤破裂导致下半身瘫痪,成为一级肢体残疾,需长年与轮椅相伴。身体垮了,家也塌了。那一年,张迪的儿子不到1岁,年轻的妻子不堪重负,离家出走;父母一下子花白了头发……张迪的精神世界彻底崩塌,他不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甚至跟父母和孩子也不说话。

直到2019年7月,当时到南皮县挂职的中国残联干部,时任南皮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张宏坤到潞灌乡东唐家务村走访,了解到张迪的情况后,他深感痛惜,立刻为像张迪这样的青年残疾人谋划未来的生活、工作。他联系到中国残联维权部和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申请了南皮贫困残疾人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项目,为南皮236户贫困残疾家庭做了无障碍改造工作。

他们在张迪家里做了一组标准的无障碍坡道,低位灶台和灶具,还沿墙做了扶手,配备了基本的卫生设备。张迪进出方便了,还能做饭、锻炼,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样是残疾人的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唐占鑫,多次从北京开车来南皮,走村串户,确定改造对象,制订改造方案,监督工程施工。她的到来,打开了张迪的视野。“残疾人原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张迪说,从那以后,他也想干点事情,养活自己,不拖累父母。

因为多次到张迪家查看无障碍设施改造,张宏坤和张迪慢慢熟悉起来,他琢磨起为他找工作。扶贫要扶志,让张迪重拾信心,生活越来越好,这才是扶贫的目的。

听说张迪从事过电焊工作,张宏坤帮他联系到张迪的同乡南皮森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玉森。朱玉森是一位右腿残疾的企业家,公司年产值达750万元,经营范围涉及五金冲压件、汽车配件、机箱机柜、塑料制品等。他不光以自强不息的信念面对生活,还帮助众多残疾人实现就业。朱玉森建议张迪把五金件带回家焊接,把自己参加残疾人轮椅比赛、谈生意的故事讲给张迪听,鼓励他乐观生活。

去年10月开始,张迪便开着他的电动三轮,把准备焊接的电机拉回家,家里进院门的过道,就是他的工作室,焊好后他再送回公司。那个月张迪挣了1500元,生活充实了,日子也有了奔头。每天行驶在家和公司间的乡村小道上,张迪格外兴奋,三轮车后面满载的不仅仅是五金件,更是他生活的希望。

2021年春节前后,经张宏坤介绍,张迪又认识了冯家口镇石佛昝村的昝丙寅。昝丙寅从一个小钳工白手起家,设计生产艾灸盒等医疗器械,成立了沧州艾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家网店。昝丙寅建议张迪做网店销售,可以足不出户,增加收入。张迪顺利通过面试,他把昝丙寅当作偶像。“这么多优秀的榜样,照亮了我的生活,让我重获新生。”张迪说。

如今的张迪,走出了那段灰暗,重新成为了阳光、热情、自立的小伙子。他的生活有了方向,并朝着心里最好的自己不断努力。

2021-03-10 ——南皮残疾小伙儿张迪的脱贫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032.html 1 阳光重新照进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