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1日
第05版:05

戴培元

25岁生命的激情燃烧

25岁,多数人的人生不过才刚刚开始,而许多先烈却已勇进到人生境界的巅峰。

共产党员戴培元25岁牺牲。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短短的25年,戴培元烈士用激情燃烧的生命,照耀了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追求真理、解放贫苦大众艰苦卓绝的征程,为党旗染上火红的底色。

本报记者 祁凌霄

早期共产党员 点燃希望火种

在任丘烈士陵园,有一尊戴培元烈士的塑像。他双手紧握书卷,身体微侧,似乎正在前行。坚定的步履、抿起的嘴角、微皱的双眉,以及脖颈和双手扭结的筋脉、半扯开的衣袢,凝聚着年轻革命者的沉毅和坚定。这是一副砸烂腐朽旧世界的精神筋骨,是革命者智慧无畏的精神长相,是一个年轻却伟大的生命,向百年之后的我们传递着感人肺腑无坚不摧的力量。

烈士的生命是璀璨的。但烈士的人生短暂,加之在外地进行革命活动、牺牲在外,留给家乡的资料并不多。

根据有关党史工作者的整理,我们知道共产党员戴培元是任丘市梁召镇娄子村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16岁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和许多知识青年一样,他入学后深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成为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员,立志追求进步、改造社会。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并迅速延及全国。消息传来,戴培元和同学们一起,联络保定各校学生进行声援。在这次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中,戴培元锻炼了组织才能,也更加坚定了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的意志。1923年,戴培元由育德中学团组织负责人王锡疆介绍入团,不久即转为中共党员,成为沧州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4年,戴培元考入刚刚组建的河北大学,在农科学习。入学后,他把先进思想带进河北大学,并在母校育德中学党组织的帮助下,积极在大学开展进步活动,发展团员,建立团支部。在他的组织和影响下,文科生余世哲、农科学生蔡馥等相继入团,段白雨、崔寿山、王国政等秘密入党,河北大学诞生了第一个党支部,并成立了“学生会”“革命书报贩卖社”“平民夜校”“新文化剧社”等进步组织,带动一批青年学生成为革命骨干。

与旧家庭决裂 退学干革命

实践出真知。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成为戴培元在河北大学学习时的一项重要工作。

他联系那些追求进步的同学们,利用同乡、亲友等社会关系,深入到乾义面粉公司、庆兴蛋厂、发电厂、铁路、码头等处,和工人们一起下工地劳动、谈心,建立起广泛深切的阶级感情。时机成熟时,就把自己编写油印的小册子送给他们,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启发、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发展党员,为革命积蓄力量。

在此期间,利用回乡的机会,戴培元也向家乡父老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启发他们培养争取自由、寻求解放的精神。革命者不仅是革旧社会的命,还要从自家开始。于是他动员自己祖父,把家里的土地拿出来分给那些吃不上饭的穷人。先革自己的命,是当时许多出身富裕的革命者的高尚情操。比如同时代的任丘革命先烈牛氏三杰,就曾带领贫苦农民抢了自家粮食。然而,革自己的命又谈何容易?面对祖父的训斥和拒绝,戴培元与家庭断然决裂,返校后再不回家。

戴培元的革命活动引起反动当局和校方的注意,被多方加以谋害。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毅然退学。1925年,在中共保定市第一届委员会上,戴培元被选为委员。同年2月,他被党组织派到石家庄,任正太铁路总工会秘书,从此开始了职业革命生涯。

领导工农运动 组建武装队伍

1925年时的石家庄军阀盘踞,总工会组织在军阀的破坏下,千疮百孔,几陷于瘫痪。戴培元受命于危难之际,化装成工人,深入一线,经过一段艰苦的工作,把几乎被摧垮的总工会重又恢复起来。但他的活动马上引起了特务的注意。4月份,因叛徒告密,反动当局派军警对戴培元实施抓捕。庆幸的是,他与工人们已建立起深厚的阶级感情,在工人们的掩护下得以脱险。

此时,戴培元身份已经暴露,形势已不允许他在石家庄继续开展革命工作。而当时的河南,冯玉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正在与军阀相持。于是党组织派他到河南做农民运动工作,支持国民革命军。红枪会是发源于山东、河南一带的民众武装,是一支可以改造的革命力量。戴培元接受任务后,与共产党员肖人鹄深入到豫西荥阳县,领导改造红枪会,组织农民协会,建立民兵武装并任中共荥阳县委书记。

据有些资料显示,当地的红枪会首领向他发帖子,邀他参加红枪会的会议。红枪会意图不明,鱼龙混杂,但戴培元一番思考之后,接过帖子,在回帖上大书“如期赴会”四字,交给来者带回。农民协会的几位领导觉得这样做太危险,怕戴培元遭暗算,劝他不要去。戴培元说:“他们给咱们召集人开会,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宣传党的政策。”开会这天,台下二、三百名红枪会会员荷枪实弹,虎视眈眈,红枪会首领们抽着水烟,在台上走来走去,耀武扬威。戴培元只身虎胆,与红枪会首领们唇枪舌战,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农民协会是煽动农民造反的。”红枪会首领一脸敌意。“红枪会会员都是贫苦大众,乡亲们都是贫苦出身,所以才组织起来造反,农民协会发动农民闹革命,自己当家作主人,正是农民兄弟们所迫切希望的。”戴培元智慧的回答立刻拉近了与红枪会会员们的感情,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首领们无言答对。单刀赴会,戴培元用翻身闹革命的道理说服了广大红枪会会员。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许多农民自动脱离红枪会,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1.5万余人,农民自卫军也达到数千人。

不幸的是,正当革命蓬勃发展时,国民二军军长岳维峻屈服于直系军阀吴佩孚,由支持变成镇压,残杀了贾峪农民协会会长张虎臣全家13口。戴培元在农民的掩护下,逃出虎口,由公开转为秘密活动。他废寝忘食,积劳成疾,咯血病发作,被送往密县龙虎洞休养,病情日益加重。红枪会头子都是反动地主,对他吸收农民脱离红枪会加入农民协会干革命恨之入骨,多次派人跟踪,企图杀害。他沉着应对,临危不惧,被当地农民救出,送往洛阳陇海铁路总工会,再次脱险。

在军阀的攻击下,革命形势逆转,国民军节节败退,地主武装也跟踪至洛阳。1926年3月4日,戴培元遇害。

烈士已矣,浩气长存。

戴培元25岁短暂的生命,书写了重于泰山的生命浩歌。共产党员“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的崇高信念,化作激情燃烧的火红。

2021-03-11 戴培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082.html 1 25岁生命的激情燃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