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浚罡
在市委部署的广大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中,笔者把《中国共产党简史》重新学习了一遍。温故而知新,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深感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可以转化运用于实际工作开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党史,使我们更加珍惜党的发展成果,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智慧和开拓进取的力量。
重温党史,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生态环境领域广大党员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了党员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岗位,都要把无私奉献作为行为准则,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此,笔者认为必须强化四点: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对于生态环境领域广大党员来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做不到,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也难以成就伟大的事业。我市生态环境领域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绩,就是全体党员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困苦,朝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崇高理想迈进的结果。
二是养成学习党史的习惯。学习党史,不仅要坚持辨证分析的观点,同样也要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求真务实的精神追求。只有全面而不是片面地了解党的历史,才能把握党史的本质和精髓;只有加深对党的历史经验的剖析,才能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不断地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学习党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杜绝失败的教训在现实工作中重演。通过对党史的系统学习,达到提升思想境界、丰富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三是投身当前实践。党在革命、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无数党员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己任,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智慧、力量,甚至生命。每位环保领域的党员干部,应进一步明确肩头责任,自觉担当重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四是投身岗位多作贡献。党员干部应牢记生态环境是“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结合市委提出的“严细深实快”主题教育、生态环境领域日常工作以及我市“拆违建、促创城、畅交通、增绿量、优环境”活动的广泛开展,自觉地将党史学习与自身工作结合起来,履行好入党誓言和工作职责,以实际行动保持党员和党的队伍先进性,注重从工作和思想实际出发,着眼于历史经验的运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实效地创造性开展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以实际行动唱响奉献之歌,为使市环境综合指数走在全省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