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献县十五级乡尹一村,有这样一对都是共产党员的老夫妻。丈夫戴世富今年82岁,妻子戴秀梅75岁,两个人都热心公益,义务为村里打扫卫生、修路20多年了,是村民们学习的模范。
“孩子们都大了,家里就剩下我们老两口了。从那时起,一有时间就去扫大街,这一干就是20多年。”近日,在一次活动中,我见到了戴秀梅。她说,那时村里都是土路,也没有专人打扫街道,他们就主动揽下了这个活儿。
那些年,在大街上人们经常看到这老两口的身影。他们推着三轮,拿着笤帚、簸箕,把街上的垃圾、废砖头打扫捡拾干净,装到三轮上,集中拉到村外。这干活的工具都是从他们自己家拿的,光笤帚不知用坏了多少把。笤帚不够用了,老两口就到地里打芦草,回来后自己扎笤帚。后来,村干部看到这种情况,主动给他们买了扫帚。在打扫街道的同时,看到哪儿路不平了,老两口还主动把路垫平。
“现在村里都有绿化,过去村里光秃秃的。我看村外的地边上有秫秸花挺好看,就想能不能种在路边,美化一下街道?”戴秀梅说,回家后跟老伴儿一商量,他觉得这个主意挺好。于是,在秫秸花种子成熟的时候,老两口挑好看的品种,把种子撸下来,种在路边。秋季秫秸花就长出叶子,第二年花就开了,一开好多年。街道干净了,街边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秫秸花,村民们都觉得村子变美了,说他们是活雷锋。
如今,他们老两口岁数大了,骑三轮不安全了,再加上尹一村统一绿化、统一聘任了环卫工人,村干部才说服这老两口不再打扫街道了。可是,老两口说他们是共产党员,一定要尽心尽力贡献自己的余热。
这不,看到大伙儿都捐资修路,老两口坐不住了。戴秀梅跟老伴儿商量:“咱没有那么多钱,就捐一千块钱吧!”可是,老两口家里连1000元现金也没有,最后还是卖了些鸡蛋,才凑够了钱。村干部了解他们家的情况,说什么也不要。可老两口坚持为修路捐款,村干部最后才收下这沉甸甸的钱……
这对老夫妻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什么是先锋队。他们也把这好家风传给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孩子都非常支持父母,非常热心公益,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