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 宁 本报通讯员 岳培新 郭聪慧 张翠翠 孙永智
三月春风暖人心,文明新风满沧县。
3月5日9时,高铁西站站前广场上,沧县举办“拆违建、促创城、畅交通、增绿量、优环境”活动暨“弘扬雷锋精神 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来自乡镇、科局的16支志愿服务队15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后,沧县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深入乡村开展捡拾垃圾、发放宣传材料、疏导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文明之花在沧县大地竞相绽放。
广泛宣传
遍吹文明新风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吗?”3月4日,沧县大官厅乡白方礼小学多功能厅内,沧县交警大队的民警指着多媒体屏幕上的交通标志,向学生们提问。
这是一堂交通法规课。沧县交警大队的民警通过PPT软件,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如何识别标志标线、信号灯、交通指挥手势等。活动后,民警还给学生们发放了交通安全学习用品。
在乡村,民警主要围绕“一盔一带”“一老一小”“拒绝酒驾”等主题,向村民们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等。此次宣传活动共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解答群众提问40余人次,营造了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活动中,沧县交警深入学校、广场、集市,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交通安全不松懈,安全用电更要防患于未然。
“大爷,建塑料大棚、放风筝时要远离高压线,避免发生电力破坏事件。”3月9日,在沧县兴济镇宋官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国家电网沧县供电公司开展了“人人护航冀电 璀璨建党百年”春季护电宣传活动。
春季是外力破坏电力设施的高发期,国网沧县供电公司总结多年来的护线工作经验,立足早检查、早落实、早设防,增强广大群众对电力线路设施保护意识。
活动现场,沧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利用农村集市树立宣传展板、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举实例向群众讲解破坏电力设施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此外,队员们来到兴济镇小学,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护电宣传课,培养孩子们养成自我保护、远离危险的好习惯。
此次宣传活动,沧县供电公司共出动宣传车4辆次,发放护电宣传材料、安全用电知识图册、护电宣传作业本等共计5000余份。
宣传活动一个接着一个。
3月5日,沧县检察院法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一早来到汪家铺乡,向群众发放《和谐家庭、你我共建》《关爱未成年——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传染病防治法》和文明乡村建设宣传资料1100余份。
为贯彻落实省委“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部署、市委“拆违建、促创城、畅交通、增绿量、优环境”活动要求,沧县单位志愿服务队、各志愿服务组织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为“拆促畅增优”活动扎实推进,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扮靓环境 绘就文明底色
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去,春天就带着勃勃生气奔来。3月的沧县大地,正是植树添绿好时节。
3月11日,在杜林回族乡、高川乡等地,植树大军正运苗、挖坑、种树、培土、浇水……绿色的希望,在大地上不断扩展、延伸。
沧县环绕市区,是沧州市中心城区生态支撑区和绿色护城河。为此,沧县着力在提质增绿、厚植生态底色上下功夫,抢抓当前春季造林有利时机,谋划实施造林0.8万亩,同时,大力推进大运河沧县段沿线、堤顶路等重点绿化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绿化造林面积0.1万亩,种植各类苗木5.6余万株,挖树坑6.8万个。
那边植树活动热火朝天,这边环境卫生整治如火如荼。
挖掘机、拖拉机往返工作,志愿者队伍有序清理垃圾……在姚官屯乡姚官屯村,志愿者和部分村民,正清理机场路两侧累积的垃圾杂物,现场一片忙碌。在场的村干部告诉记者,以前这条路两侧,塑料袋、生活垃圾随处可见,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把这些垃圾清理后,他们还将分区分片指定专人负责维护,继续保持下去。
这是沧县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的一个缩影。沧县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部建立了“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全面提升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净化水平,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随着“脏、乱、差”的彻底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李天木镇吕楼村,荷塘公园、健身广场、农家书屋,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道路栽植冬青800延米;清理墙体乱涂乱画、小广告和不规范广告牌63处,绘制以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700平方米,村西水塘长廊、景观亭、绿化带等景观改造初步成形。结合村庄建设和文化传承,投资15万元立村标识碑一座,标识碑周围铺草皮220平方米,路牌、公共设施标牌设施齐全。
处处是景,步步入画。大白洋桥村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建设配套齐全、功能完善、资源集约的乡村综合体,幼儿园、小学、卫生室、便民超市、健身广场、照明路灯,应有尽有。昔日老旧村庄,如今成为人人羡慕的新农村。
……
从城市到乡村,从河畔到田园,沧县乡村环境的大幅提升,这离不开每个沧县人的精心呵护。李天木村爱心团队开展护河行动,志愿者沿着减河河岸捡拾垃圾,用实际行动唤起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兴济镇爱心公社倡导“绿色公益、环保公益”,为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回收可以二次使用的物资。经过整理、消毒后再定期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人们。这个活动每月定时发放3次,已经辐射方圆几十公里村庄。
车站、商超、医院、餐厅等场所干净整洁;大街小巷、城乡接合部、乡村小镇乱推乱放、乱摆摊点的现象少了;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食堂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人爱护公共环境,增强节约意识,养成卫生好习惯……环境变好了,人们的日子更惬意了。
服务民生 彰显爱心善意
说到沧县的“雷锋月”活动,有一个群体不可不提,这就是志愿者队伍。
一直以来,志愿者是各种文明创建、公益活动的核心力量之一,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活跃在各个舞台上,有时候,是公益演出的耀眼明星;有时候,是下乡慰问的爱心人士;有时候,是家庭中的文明倡导者。更多时候,他们只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个普通人。
漫步街头,处处活跃着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
上下班高峰时段,沧盐路行人较多,沧县汪家铺乡志愿者到路口值勤,规范行人交通行为,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从1月至今,志愿者共出勤50余人次。
“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我们说。”1月6日,沧县供电公司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代表来到沧县李天木中学,将羽绒服、书桌、学习资料等礼物交到9名困难学生手中,帮他们实现了小小心愿。
春节前夕,沧县职工爱心志愿服务队、兴济爱心公社及单位、乡镇志愿服务队伍,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困难道德模范等人群开展扶贫帮困志愿服务,为他们送去米面油、春联等慰问品。其中,沧县职工爱心志愿服务队10年间开展了捐赠爱心种羊、百吨爱心煤、捐献米面油等志愿服务活动千余次,帮扶困难家庭102户,脱贫家庭75户,筹集扶贫帮困款50余万元,无偿献血7.22万余毫升,文明交通协管750余人次,整治清理垃圾56.2吨,义务巡护河2890余公里,开展青少年护航公益课2210课时,累计志愿服务15685工时。
兴济爱心公社长期资助12户贫困家庭和5名贫困学生,今年还有5名贫困学生正在走访核实情况。爱心公社成立的近5年时间里,志愿者们义务为兴济镇居民义诊、体检近2000人次,组织献血活动8次,献血20万毫升,走访送温暖活动60多次,发放旧衣物10万余件。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沧县志愿服务活动蔚然成风。
沧县各单位、各志愿服务组织都积极开展疫情防控、邻里守望、环境保护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高铁西站作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城市文明。20名执法人员从每天6时30分到23时,分“三班倒”轮流值班,维持出租车运行秩序,为乘客提供服务。服务点备有雨伞、饮水机、针线包等物品,以备乘客不时之需。志愿者每天服务过往旅客1万余人次、出租车200余辆次。同时,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等主题公益广告,发放创城宣传材料6000余份。自2012年起,沧县交通运输局连续9年在中、高考期间开展“让爱温暖你的回家路”“爱心送考”等活动,为有困难的群众和学子提供免费接送服务,服务人数达1500余人。
文明始于心,创建始于行。今年是沧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启动年,沧县4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0万余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来,开展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成为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和强大助推器,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文明城市创建的良好局面,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