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铭(1894-1982年),沧州佟家花园人,小时候随陈玉山习艺。因身材瘦小,练功刻苦,桩功扎实,身法疾快,有“铁架子”之称。师父陈玉山外出串场,必带孙玉铭同往。
1918年,直隶督军曹锟在保定组建武术营,孙玉铭应召入伍。在军中,他既习本门之艺,又将沧县狼儿口叶俊山的双钩、猿背棍学到了手。1921年,曹锟率军进驻天津,孙玉铭随武术营驻天津直隶衙门。直奉大战,曹锟败,武术营解散,孙玉铭在天津黄家花园为人种花并教武术。
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招收第一期学员,孙玉铭应考入馆。他半年结业,即为教员。张广文、温敬铭、马文至、何福生、赵鹏、李士廉等均受孙玉铭的教益。他又以行者棒见长,有“孙猴子”的绰号。孙玉铭在中央国术馆与郭长生对练双钩进枪、单刀进枪,曾拍成电影纪录片,流传国内外。
“七七事变”后,南京陷落,中央国术馆内迁。身为教务处长的孙玉铭,随馆先后迁至长沙、桂林、南宁、成都、重庆等地。
1945年,孙玉铭回乡务农教武。孙玉铭与沧州籍著名武术家“郭燕子”郭长生情深意笃,互尊为“爷”,传为武林佳话。他摒除门户之见,仿照中央国术馆的教学法,以新武术三段为基础,团体演练“满江红”“大刀进行曲”的刀剑术,然后再练套路。1957年,孙玉铭被河北省民族体育运动会聘为特邀裁判。孙玉铭躬身推动中国传统武术向现代武术教育的转变,其创新精神让后人赞佩不已。作为武术界的代表,孙玉铭还曾任沧州市政协委员。
曹广欣 周 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