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8日
第03版:03

方圆一统——“半两”钱

《钱神论》中说:“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说起古钱,大家会想到圆形方孔的形状。我国最早的圆形方孔钱诞生在两千多年前,是秦国的“半两”钱。您若好奇,可以到沧州博物馆“乾坤·方圆——沧州博物馆馆藏钱币精品展”一睹其真容。

“半两”钱基于圜钱(圆形圆孔钱)改造而成,它“内方象地,外圆象天”,方孔便于打磨,圆形便于流通。钱文“半”是数词,“两”是重量单位,标准的半两钱重如其文。铢、两是当时常用的重量单位,一两重二十四铢,半两是十二铢,约为7.8克。“半两”钱诞生之初,和其他诸侯国使用的布币、刀币、圜钱等形制各异的钱币一同流通在战国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随之将行用已久的“半两”钱推广到全国,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自此奠定了中国古钱以圆形方孔为主的基本形制。秦朝“半两”钱文从战国时朴拙豪放的大篆变为匀整端庄的小篆,相传由丞相李斯书写。秦朝虽仅存15年,但半两钱的行用并未随着秦王朝的覆灭戛然而止。

汉朝初年,钱币依旧沿用“半两”,但以秦钱重而难用为由,令民间铸减重半两钱,轻小如榆荚,铸造粗劣,称榆荚半两。吕雉当政时期,因钱轻物贵,遂改铸重八铢的半两钱,称八铢半两,是汉半两中规格最大的一种;后又改铸轻小的五分半两,似榆荚半两但铸造精整。汉文帝时,鉴于五分半两轻小,下令改铸四铢半两。四铢半两标准规范,是汉半两中使用最长的一类,共流通40年。汉“半两”钱先后铸行了四类,均不能重如其文,“半两”有名无实,最终在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被五铢钱替代。

“半两”钱的流通,经历了秦国——秦朝——汉朝三个时期,行用二百余年,它经历了从重至轻、由大到小、自粗转精的形制演变。它目睹过秦皇汉武,经历过楚汉相争,见证过文景之治。在它的流通影响下,中华大地由分裂走向一统,由动荡转为太平,人民迎来新天地。“半两”钱方圆虽小,但其间所蕴含的历史烟云,想来却颇磅礴浩荡。

马思远

2021-03-1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7292.html 1 方圆一统——“半两”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