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6日
第03版:03

大唐风范 双凤呈祥

——唐双凤纹黄釉扁壶

沧州博物馆历史厅内有一件唐代双凤纹黄釉扁壶,壶体扁圆,盘口,束颈,肩部有凸起双系,系上穿孔细小,腹部扁圆并向内斜收,圈足较高并外撇。器身两面模印相同的双凤纹饰。

凤是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古人认为它的出现能带来和平与吉祥。另外,凤还是道德、仁义的象征,《山海经》有文:“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

古代陶瓷扁壶是一种非主流器形,尺寸一般不大,模制而成,常印有中国传统纹样及异域文化色彩的图案,多设系以穿绳携行。扁壶本在战国时期以青铜质、漆质流行于世。两汉则继承战国,出现了仿青铜、漆器造型的陶瓷扁壶。北朝时期,杏核形壶腹双系陶瓷扁壶出现,这种扁壶的出现可能源于萨珊波斯金属扁壶,是外来文化传播的结果。唐朝继续流行北朝扁壶,另外新增带柄凤首扁壶样式。

不同时期的扁壶之所以样式各异,原因之一在于壶身最大直径的位置不同。北朝时期,壶的最大直径在下腹部。到隋代,最大直径移至肩部。进入唐代,最大直径从肩部逐渐移至中腹部。沧州博物馆历史厅的这件唐代双凤纹黄釉扁壶,其最大直径即在中腹部,符合唐代特征。

这件黄釉扁壶,虽有脱釉但整体釉色鲜亮,腹部用双重圆凸起做开光,周边内饰连珠纹,腹中有展翅曲颈凤鸟一对,凤鸟呈直立状,躯体线条流畅,翅膀向外张开,腿部健壮有力,尾巴飘逸灵动,凤鸟上下左右各饰一朵花,整体构图饱满,主题突出。此件扁壶所饰凤纹、宝相花纹皆是我国传统吉祥装饰纹样,是鸟纹、花纹的艺术化处理,在唐朝广泛流行,而连珠纹普遍认为来自萨珊王朝。凤纹、连珠纹、宝相花纹齐聚一壶,烘托出包罗万象、极富浪漫色彩的大唐风范。

张领军

2021-04-06 ——唐双凤纹黄釉扁壶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8786.html 1 大唐风范 双凤呈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