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7日
第05版:05

“钢铁团长” 赵振亚

□ 本报记者 尹 超

在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一位为了保护战友英勇献身的烈士——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23团团长赵振亚。他因在战斗中负伤,声带严重损伤,说话嘶哑,留下了“哑巴团长”的外号。他所在的团被群众誉为“钢铁团”,他又是一位“钢铁团长”。

少年许革命

赵振亚,又名赵振谦,石家庄无极县泊头村人,1912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受地主的盘剥,土地折价抵债,房屋全部卖光,全家人生活无着落,被迫投靠外祖母家寄居多年。因此赵振亚幼小的心灵便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平等。

1932年,赵振亚在亲戚的资助下,考入无极县乡村师范。在学校里,赵振亚阅读进步书刊,参加各种进步活动,逐渐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这年秋天,赵振亚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以抗日救亡和反对旧学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运动。

乡师毕业后,赵振亚先后到贾家庄、东阳小学任教。在这一带从事宣传革命思想和发展组织工作。

1936年夏,遵照党组织的指示,赵振亚和无极几位年轻人考入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在学习中,赵振亚刻苦认真,刺杀、投弹、爆破样样精通,枪法百发百中。

1937年春,赵振亚放弃了国民党政府给他月薪200银元的优厚待遇,按原定计划,带领几名同学,毅然返回无极,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投笔从戎去

1937年10月,无极县人民抗日自卫队成立,不久,改编为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5支队,赵振亚担任第1营副营长。他带领队伍转战藁城、深泽、定县一带,收编了各地大刀会、便衣队等地方武装,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1938年1月30日,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5支队和驻深泽冀中人民自卫军部分队伍合编为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第5团,赵振亚任第2营营长。

1938年12月的一天,敌军进犯深泽,赵振亚奉命阻击。他率领1个营的兵力,在敌人必经之地赵八庄,选择有利地形,修筑工事,设下埋伏。

48辆满载敌军的汽车驶进埋伏圈,赵振亚一声令下,步枪、机枪齐吼,手榴弹轰响,顷刻间,鬼子前面的几辆汽车趴了窝,动弹不得。

后面的敌军发现中了埋伏,见势不妙,掉转车头夺路而逃。赵振亚果断指挥,抄近路迅速赶到赵八庄村西隐蔽。很快,敌军车队再次进入战士们的射程之内,又是一阵猛烈射击,前面几辆汽车爆炸起火,堵塞了前去的道路。敌军被迫以汽车为掩护,凭借优势武器装备疯狂顽抗,许多战士英勇牺牲。

关键时刻,赵振亚从战壕里一跃而起,高喊一声:“同志们,跟我上!”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此次战斗,共击毙日军100多人,击毁日军汽车5辆。赵振亚在这次战斗中,全身19处负伤,声带、喉管遭严重损伤,说话嘶哑,被称为“哑巴团长”。

1940年后,赵振亚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23团团长,率部驰骋于武强、饶阳一带,23团被群众誉为“钢铁团”。

以血荐轩辕

1942年6月21日,赵振亚率领部队去津浦路东执行反“扫荡”任务,遭到敌军强势兵力围攻,赵振亚指挥部队分路突围。他带一个营的兵力边打边撤,夜幕降临时,退到盐山县和沧县交界地带的马圈子村,与敌军激战一夜。

赵振亚冷静指挥,率领战士们击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进攻。第二日清晨,敌军调集来大批援军,凭借重武器掩护,发动更加猛烈进攻。赵振亚果断指挥部队转移,自己率领一个排断后。等到大部分战士安全撤离阵地,赵振亚才翻越寨墙转移,不幸腿部负伤,倒在墙外的斜坡上。

这时,天已大亮,敌军发现赵振亚受伤,狂喊:“捉活的!”战士们怎能忍心团长落入敌人手里,返回来向斜坡上冲击。敌军的枪声响起,前面的战士倒下去,后面的战士继续向前冲。赵振亚见此情景,不顾伤痛,艰难地扶着墙站起来,沙哑着嗓子高喊:“快走!不要管我!”

然而,战士们仍在往上冲。赵振亚心急如焚,他横下心,再次喊道:“执行我的命令,赶快转移!不要管我!”然后高呼:“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手枪指向胸部,扣动了扳机。

为了保护战友,同时也为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钢铁团长”赵振亚献出了他年仅30岁的年轻生命。

人物简介:赵振亚(1912-1942),又名赵振谦,男,汉族,石家庄无极县泊头村人。

1932年,考入无极县乡村师范。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先后在贾家庄、东阳村任教。

1936年夏,考入南京陆军军官学校,1937年春,返回无极。先后担任无极县抗日自卫队第1营副营长、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第5团第2营营长。

1942年6月21日,赵振亚率领部队去津浦路东执行任务,同敌人遭遇,在盐山县境内以身殉国,时年仅30岁。

2021-04-07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8903.html 1 “钢铁团长” 赵振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