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7日
第06版:06

“新农人”叩开循环农业大门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仲春清晨,乍暖还寒。推开鸡舍的门,却是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外面清冷,棚内潮热,骤然的温度转换,张宸却早就习以为常。看到架上的母鸡们咯咯叫得正欢,她拌料、上料,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张宸是沧县宸福家庭农场的负责人。1992年出生的她虽然年轻,却已独自负责农场的日常管理和市场运营。除了养殖场,农场还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发展大田种植,依靠种养结合闯出了一片市场。

说起来,张宸对农业并不陌生。她的父亲张文国,10余年前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搞起规模化种植,如今,已流转及托管周边万余亩土地。大学毕业后,张宸跟着父亲一同经营合作社。那时,本来只想给家里帮忙的她没有想到,如今会成立自己的家庭农场,正式成为现代农业战线上的一名“新兵”。

农业管理,门道不少。在农村摸爬滚打多年,经营农场,张宸有自己的思考,也由此带来了不少新气象。

“农业看天吃饭,就算是丰收了,也不一定都能卖上好价钱。所以,要想抵御风险、稳定收益,就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张宸介绍道。

因此,在农场成立之初,她便将经营范围定位在谷物、豆类为主的农产品种植和蛋鸡为主的畜禽养殖上。“多种经营、降低风险”的思路,在2019年得到了充分验证。那时,气候干旱,田地渴水,农场的粮食种植也因此受创,减产严重,损失达20余万元。另一边,养殖却势如破竹。当年,农场蛋鸡销售收入达30余万元。这样一来,有效冲抵了粮食种植受灾的损失。

增强农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她还将发展的链条向农产品加工延伸,生产芝麻酱、花生油等绿色农产品。

种养结合,也让她叩开了循环农业的大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绿色循环的理念已征服了不少新农人,张宸,就是其中一员。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不仅能充分利用农场资源,让经济效益最大化,还能守住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通过多方请教、四处学习,她逐渐摸索出一条循环农业道路——养殖产生的粪便,作为底肥施入农田,可提高农作物品质;而种植产出的玉米、谷糠、豆粕等,又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饲料,投入到养殖中,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鸡蛋的品质。

张宸为这片土地带来的新气象远不止于此。不同于传统种植户只专注种植的经营理念,她还注重农产品品牌的经营和市场的拓展。

“那时,俺们农场刚产出点东西,每天就是俺开着货车跑市场。但是因为没有品牌,没有包装,价格低也不好卖。”这段经历,让她认识到,要改变优质农产品不优价的问题,一定要塑造自己的品牌。

为此,她特意注册了“宸福农场”的商标,精心包装。随着品牌形象的不断塑造,农场的产品成为多家市场、超市的常客,销售价格也因此提高了30%左右。

线下渠道全面开花,线上销售同样成了主攻方向。

作为一名“90后”,她对各种直播平台再熟悉不过了。如何“触网”让效益裂变?张宸也没少尝试。请来“大网红”为农场带货,一场直播就销售了10万余元农产品;录制小视频推介农场产品,将粉丝群体扩展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建起线上销售网络……今年,她还将在线上渠道的拓展上大展身手。

2021-04-07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8910.html 1 “新农人”叩开循环农业大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