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史上,将武术引入军旅者并不鲜见,几成时尚。一些武术名家从中国武术中挖掘具有攻防价值和制胜招数的元素,提炼融汇,用之于练兵和实战,有的取得了赫赫战功。这其中,就有沧州武术名家李士廉。
李士廉(1918-2002年),献县临河村人。李士廉11岁开始随张傅之习武,师从表兄李桂林习罗汉拳。1934年,他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师从王子平、吴峻山、黄柏年、郭锡山、杨登甫、姜容樵、孙禄堂等武术大师,跟随他们习练各派武术,以少林拳为主,兼太极、八卦、形意。1936年,李士廉从中央国术馆毕业。
1937年后,李士廉先后在江西省武宁、吉安、赣州,贵州省麻江、遵义,重庆等地军政机关及学校任武术教官和教员。他在军中编制实用性强、杀伤力大的大刀术,被张之江赞为“大气磅礴,长才善用,庶能以再接再厉之精神,杀敌致果于最后”。
李士廉多次上书请求北上抗日,经张之江介绍,于1939年冬任国民党第四十军国术刺枪教官。日本投降后,李士廉以回家探亲为名,脱戎归里。
1946年,李士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刺杀教员和参谋、连长等职。1949年,在天津公安总队教导队授摔打、擒拿之术。
1950年,李士廉受聘于北京纠察总队,编创“近身擒拿术”等训练套路和《战斗劈刀》等简易教材,传授大刀、刺杀和擒拿等术。后转业至天津,终生以传武授徒为乐。曹广欣 周 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