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3日
第03版:03

人物简介: 赵秀珍,1928年生于献县东方屯村,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革命歌曲唱给人们听

本报记者 曹广欣 邢 程 摄 影 王少华

赵秀珍现场唱起革命歌曲

“革命母亲”赵秀珍:

“军队打游击呀!路过我村庄呀!我有心那个回家去呀!看一看我的妻呀……日本鬼子那个凶呀!怎么你还不动身呀!我听了丈夫的话呀!明天就动身呀!参加了一个妇救会呀!多了一个救国的呀!”在献县南河头乡东方屯村一座宽敞明亮的院落内,我们围着老人赵秀珍,听她唱革命老歌《军队打游击》。

赵秀珍今年93岁了,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特别爱唱歌,记忆力很好。特别是年轻时的革命歌曲,经常唱给人们听。前几年,村里举办春节晚会,老人还登台唱歌呢!这不,在大家的鼓励下,当场就给我们唱了一首歌。当老人家唱完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如今,赵秀珍跟孩子一起过,从老人满脸的笑容,就能看出现在的生活很幸福。老人不仅爱唱过去的革命歌曲,还爱讲她自己的故事。

“我十来岁时,经常到张庄、邱庄、曹庄等村送鸡毛信。”赵秀珍和家人一起给我们讲起了老人的故事。那时,赵秀珍不论白天黑夜,什么时候有任务就什么时候出发,无论如何鸡毛信也不能落到日本鬼子手里。遇到危险时,就机智地把信吃掉。

赵秀珍记得,有一次,她送信回来已经是半夜了,天上下着大雪,到处一片雪白,她走到一片漫洼的坟地里,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倚在坟地的一棵榆树上,她又冷又饿。就这样,她熬到天亮,慢慢地辨认出回家的道路,才深一脚浅一脚地回了家。到家后,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冻得浑身发抖,牙齿直打架。

“为了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我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赵秀珍说,那时,献县县城、河街、淮镇都有鬼子的据点,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县城里的井口都填死,让城里的日军没有水喝。当时,赵秀珍是村妇救会主任,东方屯村离县城很近。晚上,她带领着几个思想可靠的妇女,带着簸箕、铁锹、竹筐,在鬼子的眼皮底下,一夜之间把县城里的几井口都填满了土,让县城的日本鬼子找不到水。赵秀珍解气地说:“就是要渴死日本鬼子、狗汉奸!”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赵秀珍由一个送鸡毛信的小姑娘,成长为献县一区支委主任。赵秀珍每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搞抗日宣传,给军队做军鞋、军袜。

“我打靶比男同志打得都准,人称神枪手。”赵秀珍说,日本投降后,她投入到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在单桥参加军事培训,进行各种训练。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她历任村妇联主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

“八路好,八路强!八路打仗为咱老乡。日本鬼子欺压咱们八年整,八路军帮助咱们打虎狼,打虎狼……”赵秀珍讲着讲着,唱起《八路好,八路强》的歌曲来。

“我对日本鬼子的这个仇疙瘩,这辈子也解不开了。”赵秀珍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赵秀珍老人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孩子们很孝顺,对老人很好,她很知足。

2021-04-13 本报记者 曹广欣 邢 程 摄 影 王少华 人物简介: 赵秀珍,1928年生于献县东方屯村,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9366.html 1 革命歌曲唱给人们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