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播种、施肥、除草、测绘、采摘……全程机械化,种地更轻松,“智慧春耕”让轻松种田、科学种田成为现实。沧州紧跟政策导向,不断在智慧农业上创新发力,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无人机变身“小蜜蜂”
4月8日上午,随着无人机的轰鸣声,一行白雾飘荡在泊头市洼里王镇芦庄村的梨园上空,这是泊头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正运用无人机进行梨花授粉实验。
“初春气温低,沧州各地梨树花芽分化不充分,个别品种的梨树花粉量小,需要梨农人工辅助授粉。这次启用了2架无人机,授粉面积为8亩。”现场的技术人员一边操控无人机一边介绍,1台无人机可以承担超过10个人的工作量,无人机授粉,不光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提高授粉效率,进而提升坐果率。
不仅是无人机授粉,目前无人机作业已经在沧州各地春耕中普遍展开。
眼下正值冬小麦春耕之时,在泊头、吴桥、青县等县市,无人机正忙碌地穿梭在田间地头。
在吴桥县奔腾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1000多亩的小麦田里,技术人员正操控无人机为麦田除草打药。“新型无人机可以搭载着大量的药品,长航时在田间作业。更重要的是,药物喷洒更为均匀。无人机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合作社理事长李刚笑着说。
在青县,广阔的麦田上空,无人机正在对田野进行测绘。这也是无人机除了授粉、除草打药外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软件开发,使得无人机可以轻松完成土地测绘、河道测量、火灾预警等工作。进入春耕时节,我们和相关部门合作,抓紧时间完成相关地块的测绘工作,为农户相关农事活动提供数据支持。”青县新叶农业有限公司经理白福强介绍。
“气象站”搬到了地头
无人机在麦田上打药除草的同时,小型气象站也来到了地头,开始指导农活。
在吴桥县奔腾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麦田内,李刚拿起手机,轻轻一点,地下的喷灌设备缓缓地探出头来,开始春灌。“雨水”温柔洒落到麦苗身上,让口渴的土壤喝饱甘泉。
“通过水利部门扶持,我在农田里建起气象站,安装地埋式自动伸缩水肥一体化喷灌设备。气象观测设备全天候不间断地对农田温度、湿度、地温、辐射等要素进行自动监测记录,通过数据分析,如果发现土壤缺水,就会发出相关提醒。这时我用手机就能控制智能喷灌系统及时为农作物浇水、施肥。”李刚望着一望无际的农田开心地说。
这套智能系统让李刚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在提高合作社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将管理成本大大压缩。
2014年春,吴桥当地开始推荐地埋式自动伸缩水肥一体化喷灌工程。正值小麦拔节时,埋设喷灌设备就要在麦田内挖开1米多深的土层,对地表的小麦将造成破坏,因此很多农户都不敢尝试。
正当推荐工作陷入两难时,李刚主动找到项目部,承担起项目的实验工作。
一个月后,400亩麦田完成铺设。“当年就见效益了。”李刚说,“之前浇地,两三个人浇一亩地,一天也浇不了几亩,400亩麦田要浇10多天。用上喷灌设备后,一天就浇完了,省时、省人、省水。”
第二年,地埋式自动伸缩水肥一体化喷灌面积发展到800亩。之后的小型气象站推广任务,他也带头承担。
目前,农田小型气象站正在沧州逐步推广开来,纷纷在黄骅、吴桥等地落户。
手机直播成新农事
眼下正是“春耕人在野”的时节,但在肃宁一处种植基地内,各种瓜果都已进入成熟季,肃宁小伙郭腾飞却早早拿起手机对着甜瓜和草莓进行直播。
“老铁们,快看我们的草莓成熟了!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上次直播时,这片草莓大多还是嫩白色,今天就已经红透了,给大家摘一个,饱满多汁……”郭腾飞直播引来粉丝纷纷点赞购买。
与此同时,在青县广旺农庄智能温室内,直播也正热火朝天地进行:“小伙伴们,我们温室内的各种生菜开始对外销售了,喜欢生菜的朋友可以带着家人们来采摘了……”
温室负责人朱志明表示,温室种植几十种生菜,之前主要供应周边餐饮企业。去年受疫情影响,他们开始尝试直播销售,如今,直播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农活之一。
除了直播卖菜,很多现代农户也通过手机种地。“以前抢农时靠人干活,现在我们靠手机就能种地。”
在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科研智能温室内,埋在土里的探测器将土壤的深度、湿度等数据实时传回农场的中央控制系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掌握各种作物的播种时间和田间日常管理。
“你看,这里的土壤深度是40厘米。”项目负责人卢海深拿起手机,打开“大田智慧农业”APP,点击对应的土地编号,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这块土地的各项参数,“APP能帮我们种地拿主意,哪块土地适合种什么、什么时间种,都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