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充满了磨难和坎坷,很多人选择屈服,对于李翠云来说,生活的重击来得更加突然。年轻时因车祸高位截瘫,注定一生与轮椅为伴,她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靠双手打拼出一番事业,让一家人过上了富足好日子。
李翠云是献县翠云苗木家庭农场的“当家人”。她的苗圃基地位于献县河街镇河街村。
清晨7点多,李翠云就来到了苗圃。清晨的阳光洒遍苗圃的每一个角落,春风和煦,轻轻拂过已绽放似锦的花瓣,留下一阵芬芳。
她掏出手机,将这美景装进镜头,转眼,就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邀约道:“花香满园,有游玩儿的过来啊。”
不多时,一辆卡车带着两名工人驶入苗圃。不过,他们可不是来赏花的,而是要来拉走一批丝棉木树苗的。
一点点将苗木起出,清理完枝叶,又用网兜将树根上的土坛固定,再一一清点后装车……工人们忙碌不已,李翠云虽坐在轮椅上,也没有闲着,不是回复顾客的订购信息,就是仔细验树,能亲力亲为的活计绝不麻烦别人帮忙。
“这样的生活虽然忙碌,却让我感到充实、快乐。”李翠云笑着说。“现在正是起苗、栽苗的好时候,俺们卖苗的自然就忙些。别看有时要从早晨7点多忙到晚上8点多,但是俺一点也不觉得累。”
说起创办苗木家庭农场的初衷,李翠云说完全是个巧合:“最早是俺公公和人合伙承包了一片土地,但因为管理不善,再加上销路不畅,三四年都没啥效益。”
她知道,老人们岁数大了,虽然勤恳忙碌,但不会上网,信息闭塞,再好的树苗也没人知道,只能在地里疯长。
“把这片树交给俺吧,俺可以在网上卖苗。”她主动接过重担。
为了蹚开销路,头两年,她没少参加苗木交流会。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隔行如隔山。新进入苗木行业,她连“几公分树苗”都不知道啥意思。什么叫接头?什么是分枝点?再碰到同行说专业术语,更是一头雾水。好在,她好学,一点点问,一点点记,这些年一直用心学习。
虽然出行不便,但销售树苗却难不倒她。苗木交流会上,除了加天南海北的客商为好友,她还加入了二三十个苗木销售群。
“出售信息往平台上一发布,天南海北的人都能对接。”有时候看到别人发的求购信息,自家没有的,她还主动搭桥,帮助有苗子的同行对接。
李翠云至今都记得自己第一次卖苗的情景。那是一个春天,客商循着电话找来,求购小榆树树苗。李翠云是又惊又喜,开着电动轮椅到自家苗圃来回跑了几圈,确定能不能供上苗子。起苗时,更是到地头上,亲自拍着视频给对方看。
“不少人都知道献县有个李翠云坐着轮椅卖苗,有购苗需求时,先来找俺买苗。大伙儿这么信任俺,俺要更加诚信。”做成第一单,李翠云信心大增,前行的念头更强了。此后,她不仅钻研种植技术,还对苗圃的定位等又重新做了调整,除常规树种外,还引入了矮樱、绚丽海棠、双色垂柳、冬红黄杨、金边黄杨等观赏树种,并开始探索大株行距种植。
“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绿化上,都对苗木的质量要求提高。俺们向高品质苗木调整,也是适应市场的需求。”敏锐捕捉市场需求,这两年,李翠云还尝试着承接绿化工程,为美丽乡村建设出力。
春回大地,河街镇郝村街道旁,西府海棠、紫叶李、绚丽海棠相继吐蕊绽放,簇簇花团,将小村装点得别具雅韵。这些美景,是李翠云精心设计的。
去年,郝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绿化工作交由李翠云操办。“以最低的成本打造最美乡村。”在她的安排下,西府海棠、紫叶李、绚丽海棠等几百棵观赏树种扎根在了郝村的街道、游园。建设期,她每天都要坐着轮椅去指导工人们干活。
“春天可以赏海棠,夏天可以赏荷花,秋冬还能看海棠果。一年四季,村景都不单调。”看到村民们在她种的树下游玩,李翠云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苗木给李翠云的生活带来了希望,更是她心中的家,可谓是“此处心安是吾乡”。为了更好地“照顾”农场的林木,两年前,李翠云还搬到了苗圃中居住,朝夕与林木为伴。
“是这片林木,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更感到了生活的快乐。有苗木作伴,我干劲十足。”眼下,翠云苗木家庭农场的苗木正在火热出售中,李翠云欢迎有购苗需求的客商及有绿化需求的村庄与她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