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6日
第05版:05

大官厅乡:“美丽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张 琳 摄影 陈 雷

美丽乡村幸福生活

“一村一韵”秀出文化风景线

村规民约百姓称赞

油菜花节百姓登台

大官厅书法研究会挥毫泼墨

油菜花海惹人醉

油菜花开遍地黄,美丽乡村好风光。眼下,沧县大官厅乡千余亩油菜花金黄灿烂,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乡村振兴春作行,特色产业花为媒。以农兴旅,以旅强农,用乡村“美丽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村村有文化广场,处处一团正气,“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款款而来。

“这日子有奔头!”“村村有看头!”村民的幸福感,三言两语说不完。

承载着希望,孕育着生机,迸发着活力,大官厅乡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旅融合

产业振兴

4月20日,沧县大官厅乡东留肖村千余亩油菜花金浪翻滚、蜂蝶飞舞,美得摄人魂魄,养眼养心。首届油菜花节余温未消,一拨拨游客“闲庭信步”于醉美花海,好不惬意。

春日暖阳,碧空如洗。许多人一下车,便被金灿灿的花海俘获了芳心。他们迫不及待地走近花儿,拿出各自的“神器”,开启“拍拍拍”模式。

心里最乐开花的还属大官厅乡的乡亲们。起初,听说这片土地流转种油菜,大伙儿喜忧参半:“把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种是好事,但种油菜是否可行?”如今,看到满地金黄的油菜花、接踵而至的游客,乡亲们心花怒放。“花期赏花,收获后油菜籽还能榨油,一亩地一季就能收获五六百元,真是既种出了风景,又种出了效益。”“收完油菜还能种一季高粱,这下,土地全年都不闲着喽。”大伙儿一边赏花,一边高兴地谈论着。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大官厅乡工业以管件、塑料包装为主,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不少农村劳动力在企业打工,许多土地往往只种一季玉米就被撂荒了。如何盘活土地,种出特色、种出效益?成为大官厅乡亟待解决的问题。

乡村振兴春作行,特色产业花为媒。大官厅乡党委按照“党建立乡、产业兴乡、文化靓乡”的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动农旅融合,用“美丽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大官厅乡协助垄亩公司倾心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区——集生态观光、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油菜花海,改变了夏收小麦、秋收玉米的传统种植结构,奏响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序曲。

建设万亩农旅观光产业园区,春看油菜花,秋赏红高粱;打造回忆小镇,让人们记住乡愁;规划建设占地5000亩的红枣产业现代园区,把红枣良繁基地打造成红枣品种保护区,推广红枣优质品种种植,实现红枣产业振兴……以农兴旅,以旅强农,一个个切实可行的规划,令人翘首以待。

文化浸润

民风和谐

每天晚上7时,张官厅村的文化广场上,追逐打闹的孩子们一听到老师的指令,立即归位,蹲马步、练踢腿,跟着老师的示范动作,一招一式比画得有模有样。

张官厅村武术自建村起已有久远历史。为了传承和发扬武术精神,村里成立了武术协会,村民张亮多年来一直坚持义务教孩子习武。“武术文化在俺村扎了根,这就是精气神。”武术协会负责人张增先介绍说。

史贾村村民权华成了乡里的“名人”,她带头成立的美丽依旧舞蹈队,如今已发展到30多人。

舞台上的她们,或手举油纸伞,或肩披彩色丝巾,婀娜的步伐、自信的笑容,让人很难与普通的农村妇女联系到一起。“女人能顶半边天,种地、照顾家、演出,俺们农家妇女样样都不差。”权华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谢官厅村推行移风易俗,成了全乡学习的榜样。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村规民约,不管条件好坏,谁家有事,都坚决执行一个标准。吹拉弹唱一律取消,谁家有事,理事会提前列好菜单,安排好帮忙人员,办完事,所有的账单,均由负责人签字交回核对。“办事省钱省心,更关键是大家心齐,谁家有事,没等列名单,大伙儿就干上活了,俺村就是这么和睦。”村党支部书记谢恩松不停地夸着。

乡风是乡村振兴之魂。文明乡风怎么建?为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大官厅乡党委在全乡推行“文化立乡、文化靓乡、文化兴乡”“三乡”建设,以育乡风、正民风为目标,以基础夯实、体系完善、活动开展、亮点打造为重点,充分挖掘、弘扬特色乡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振村民精气神,努力打造文明和谐安定乡村。

扶助7个村修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配齐体育健身器材,村民交流有地方,活动有去处,娱乐有场所;

以“乡总团、村分团”的模式,鼓励、引导、扶持成立星光艺术团、青年商会、党建研究会,及书画、武术、戏曲、象棋协会等民间团体组织,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开展各种形式活动27场次;

组织15个村开展了道德讲堂,21个村修订了村规民约,推行移风易俗;

在全乡开展“写家规、晒家训、树家风、传美德”活动,16个村开展“模范家庭”“美丽庭院”“孝贤儿媳”等多项评选活动,引导群众见贤思齐;

加大对农村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文化遗产的发掘力度,彰显乡村文化底蕴。追寻白方礼老人足迹,续写白方礼精神;加快“哈哈腔”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度,激活传统文化活力;拓建、修缮北白塔惨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扬抗战精神,继承先烈遗志;

……

通过“三乡”建设,如今大官厅乡各个村庄暗自比上了:文艺交流会上比才艺;村风和不和,听俺慢慢说……少了矛盾争端,多了干劲正气,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村庄美颜

百姓开怀

每天夜幕降临,文体活动中心广场便成了杨贾村人气最高的地方。

篮球场上,小伙子们拦防突围激战正酣。骑平衡车、滑旱冰的孩子在旁边空地上,你追我赶。一个女孩速度过快失去方向,冲向一边的广场舞队伍,吓得她直喊:“快闪开!”

走着,看着,村党支部书记杨连运不由嘴角上扬。“过去,村里没条像样的道,没处干净的地儿,尤其下雨天,路上积水没膝盖是常事。”以前一回村,他就觉得不顺心。从县职教中心退休后,他不顾家人反对,硬要回村解了这桩心事。

“环境要怎样整?大伙儿把想法都说说。”杨连运入户走访,弄清了症结——人人内心都渴望有个好环境。于是,美好的愿景在齐心协力之下,一点点变成现实:垃圾坑清干净,周边栽上了果树;土路变成柏油路;村“两委”新盖了两层小楼,楼前的小广场,成了人们的娱乐场所。

环境塑造人。如今,杨连运越来越信这理儿了。村里一位企业家,主动为大街小巷挂上了红旗;路边的粪堆、柴火垛,被村民悄悄清走了;村民马林刚掏钱在村口建了个阔气的牌坊。难怪杨连运常常向外人“炫耀”:“俺村村美人也美,这日子有奔头!”

如今,漫步在大官厅乡各个村庄,干净的街巷,整齐的农家小院,广场上孩童嬉戏,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一起话家常……村美人和的乡村美景令人心生向往。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村民的殷切期盼,是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大官厅乡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拆违建、促创城、畅交通、增绿量、优环境”活动要求,清垃圾,拆违建,搞绿化,全乡比干劲,村村拼时效。为确保村庄长效清洁,大官厅乡创新工作思路,首次启用无人机对全乡进行环卫巡察,无人机升起,全乡的环境卫生情况尽收眼底,保证了卫生巡察无盲区,大大提高了督导进度和力度。

与此同时,大官厅乡坚持把群众的小事看大、近事看远,从细微之处做起,切实解决村民的所急所盼。

修建“民心路”。农村路网项目建设二期投资740万元,修建11个村共计11.789公里道路;三期总投资727万元,修建14个村共计10.7公里道路;谋划四期总投资2462万元,修建涉及35个村共计40.8公里民心路。

搭建“连心桥”。计划投资100万元对北枣林桥、齐家务桥两座桥进行维修。

建设“枢纽站”。加大廊泊路、保沧路交叉口大官厅乡公交枢纽站推进力度,积极协调上级各主管部门,力促公交枢纽站点尽快落地。

吃上“放心水”。推进江水村村通工程进度,年内确保41个行政村全部引水入户。

搬进教学楼。提升教育条件,推进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大官厅乡第一中学综合教学楼,和投资1210万元的陈圩小学教学楼进度,争取学生在年底前搬进教学楼。

“我们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将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提升农民幸福感为核心,全力打造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大官厅乡党委书记刘文通语气坚定。

行走于大官厅乡村间,和谐、幸福、美满……甜甜美美的情愫萦绕在村民心田。美丽官厅,活力官厅,和谐官厅,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款款走来!

2021-04-26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张 琳 摄影 陈 雷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0670.html 1 大官厅乡:“美丽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