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7日
第03版:03

利用孩子发广告 赚的就是昧心钱

胡学敏

如今,广告宣传方式五花八门,“隐形”广告更是不少,一不小心就被广告宣传者利用。4月24日,我就遇到了一件利用孩子卖广告宣传品的事。

当天,我带儿子去沧州名人植物园游玩。走到北边一条小路上时,两个小女孩儿拿着笔和本朝我走过来。大一点儿的女孩儿看起来也就上小学二三年级,她有点儿紧张地说:“阿姨,你买这本和笔吧!才5元钱。”“就你们俩,爸爸妈妈没跟着?”我见小路上没什么人,便问道。“我们这是作文班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妈妈不能在身边。”小女孩儿还告诉我,卖文具的钱可以自己存着做零花钱,还有好多小朋友都参加了这个活动。

我接过本和笔,发现上边印着一家作文培训机构的名字。在我翻看的时候,小女孩儿已经麻利地拿出父母提前给做好的付款码。5元钱不多,我不忍心拒绝,便扫码付了款。

我的儿子拿着笔研究,发现一个“小机关”——笔的侧面可以拉出一个长长的纸条,上边印着作文培训班的宣传内容。儿子一边玩笔,一边走,又遇见好几个拿着同款笔和本的小学生,他们也向过往游客“推销”着。多数人看到是孩子不忍拒绝,但买完后都忍不住抱怨几句:“这作文班利用孩子的天真、善良做宣传,也真想得出来。”“孩子父母也真是,这样的活动就应该拒绝参加。”

用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生活、锻炼孩子交际能力无可厚非,但是打着社会实践幌子利用孩子做广告宣传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此外,现在很多培训机构用孩子的真实姓名、照片发朋友圈宣传招生业绩,也令很多家长反感。我认为,在培训机构报名之初,以合同形式约定不接受任何广告相关的活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杜绝这类行为。

2021-04-27 胡学敏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0752.html 1 利用孩子发广告 赚的就是昧心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