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当时,正值用电高峰,为降低对百姓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用电影响,必须马上启动发电机。然而,按照运行规程,启动发电机需要辅助蒸汽,可是当时公司没有。如果等待“救援”,至少需要10个小时才能恢复发电。高志新突发奇想,“不如尝试锅炉自产蒸汽来实现补汽?”汇报领导同意后,他开始指导员工操作。这个过程,必须保证锅炉水冷壁的温度不超正常值,否则容易造成主机设备损坏。高志新全程监控,根据锅炉水冷壁的温度,不停地调整锅炉的燃煤量和风量,一个小时后,发电机正常运行,供电恢复。
“那一个小时,我特别紧张,总怕出纰漏,毕竟这事打破了常规。”高志新说。事后,领导对他大加赞扬,这项操作也成了技术规范。
电厂锅炉上水一般是前置泵加主泵上水,或者电动给水泵上水。基于锅炉上水和机组节能的要求,高志新带领技术小组对前置泵上水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并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措施,如每一步操作流程、需要注意的数据等。试验一举成功,不仅节省了电量,还实现了均衡上水,水冷壁温升变化小,膨胀均匀,保护了受热面。高志新这项“电厂锅炉前置泵上水”技术列入了公司节能专篇,还推广应用到其他发电企业。
……
一颗匠心,铁疙瘩上也能绣花。一次次的创新试验,引发了高志新的深思:“干工作不能墨守成规,要用心思考、勇于突破,这样才能让无数的可能变为现实。”
高志新常说一句话:“爱国先爱企、爱企先爱岗”。他以企业为家,工作上遇有检修试验、机组启停,便不分昼夜加班;设备消缺,他总要全程盯现场。在任丘热电机组建设过程中,高志新全程参与热网调试和投运工作,为热网投运和稳定运行作出贡献。
23年来,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他点燃创新激情,发挥创新潜能。
他参与设计调试的低负荷供热项目“增汽轮机”,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锅炉干态滑停技术应用”获得河北省科技质量成果奖;“水汽自动配氨系统”获得2020年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他参与组态调试的任丘电厂1号机组寻优系统的上线运行,降低了供电煤耗,正准备在集团内部推广;参与设计调试的功热电小机已经正式投运发电,提高了热网采暖效率,实现了并网发电供给机组厂用电,年可节煤1万吨。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高志新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借助2019年发电运行部成立的“技术创新工作室”平台,把“独门绝技”变为“共享资源”。三年来,实现创新成果20项,12项转化为实际应用,累计为公司创造效益500万元。
“任丘工匠”、“沧州市劳动模范”、河北省调控中心“优秀调度员”、2020年度“沧州大工匠”……面对这些成绩和荣誉,高志新既自豪又深感压力。“学无止境。今后,我会继续加倍努力,用匠心书写无悔的人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