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30日
第05版:05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多维空间的新杂技首场试演

《大运河上》演绎沧州运河风情

边志明 摄

本报讯(记者杨金丽)4月28日晚,大型光影情景杂技剧《大运河上》在市文化艺术中心进行首场试演。杂技剧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演出中,为观众们呈现了一部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杂技表演,被誉为“新杂技”的开篇之作。

杂技剧一开场,气势如虹的运河之水便从天上倾泻而来。舞台一侧,一男一女唱起沧州木板大鼓,音调苍凉:“雄狮昂首一声吼,运河故郡是沧州。碧浪清波荡千秋,武乡剑客天下走……”木板大鼓作为串场词,引发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大运河畔,沧海之州,红衣少女荷随父闯荡江湖,在码头边卖艺时邂逅码头苦力小伙儿云,二人情根深种。然而,命运就像一根看不见的风筝线,两个人相爱却无奈分手。岁月悠悠而过。那只见证二人情缘的风筝,依然在大运河上高高飞扬……

杂技剧共分四幕,分别是“古运沧州”“诗韵沧州”“风情沧州”“魅力沧州”。杂技剧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舞台分为横三度、竖三度及观众席等多个空间,打造沉浸、体验式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风筝是剧中爱情的象征物,从头到尾贯穿。剧中用无人机控制风筝,在剧场中飞舞,打造出一种让观众伸手就能够得到风筝的情景。

剧中除了大量运用杂技、魔术本体语言外,还融入了戏剧、歌舞、武术、器乐等艺术形式。同时特邀国家级非遗沧州木板大鼓传承人刘银河、伴奏韩银芬、省级非遗画眉张口技传承人张新房加入演出队伍。剧中融入了木板大鼓、口技、落子、霸王鞭、舞狮等非遗技艺元素,呈现给观众跨界融合艺术。

演出过程中,观众们被现代化声光电与演员们高难度的动作技巧深深折服,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呼声。剧末演员谢幕时,现场响起沧州音乐人袁春创造的《沧州沧州》,熟悉的沧州本土音乐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大家合着旋律齐声高唱,将演出推向高潮。

据杂技团副团长高卫星介绍,这部剧是沧州文艺界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剧。去年5月,他们面向全国征集以弘扬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杂技创意文本作品。经过重重选拔,倪音海的剧本《平生高兴在沧州》脱颖而出,后改为《大运河上》。剧本确定后,河北省歌舞剧院编导胡雅莉担任总导演,沧州杂技团全体演员加班加点,集中全部精力投入编排中。4月28日演出后,他们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心打磨,力求打造一台具有沧州地域风格、人文特点的新杂技作品。据悉,该杂技剧将参加第18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晚会演出。

2021-04-30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多维空间的新杂技首场试演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1136.html 1 《大运河上》演绎沧州运河风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