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7日
第01版:01

架起“连心桥” 打造桥头堡

——走进中捷产业园区感受中国—中东欧合作

本报记者 孙 健 本报通讯员 雷强林 张 进

走进中捷产业园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到处都是火热的建设场景。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园区正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全力以赴做好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推进宁波、沧州等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加快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为目标,为沧州乃至河北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提供优质平台,努力打造全国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

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捷有着深厚的渊源。1956年,时任国家副主席朱德在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时,捷方向我国赠送了可耕种10万亩土地的农业机械设备,周恩来总理亲自将接受这批设备的地方命名为“中捷友谊农场”。行走在中捷街头,友谊广场、友谊小学等与“友谊”相关的元素随处可见,捷克斯洛伐克援华专家和中国拖拉机手的雕像,也在讲述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2007年,中捷友谊农场转型成为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实现从一个国际合作型农垦企业到新型产业园区的蝶变。2013年后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循着多年前的深厚友谊,中捷与捷克、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愈加紧密。2018年,经工信部批准,在中捷产业园区设立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并先后写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杜布罗夫尼克纲要》。发展机遇的叠加,推动合作区发展壮大,目前合作区内总投资89.15亿元的中东欧商务中心、北航教育园、中捷通用机场二期改扩建、奥特莱斯小镇等“五大先导工程”和总投资10.8亿元的捷克鲨鱼飞机、海捷教学设备国际合作第二工厂、中德新能源环卫设备研发生产等“重点外资产业项目”均有序推进,随之而来的商贸线也逐渐走热。

今年2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时明确宣示,“继续推进宁波、沧州等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建设”。这让中捷产业园区倍感振奋。

“以此为机遇,合作区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园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主旨讲话精神,继续加大招商工作力度,以外资项目、高新项目、科技项目为目标导向,谋划出台专项招商政策,分区域、划重点集中开展招商工作;持续开展线上招商,强化合作区招商宣传阵地,谋划举办线上经贸洽谈活动,推动与中东欧乃至整个欧洲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强化以商招商和‘朋友圈’招商,结合合作区产业链薄弱环节和产业链构建需求,推动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发展。”

聚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园区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中东欧商务中心项目、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产业合作基地的建设,推动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研究院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优化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线上服务平台,夯实中东欧合作往来基础,打造全国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同时,积极对接捷克无人机研发生产、中欧环境工程研究院等在谈项目,确保项目签约落地;加速推进麦吉科集成房屋研发生产项目等备案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可迪尔环保装备、中捷通用机场二期建设等在建项目进度,确保早日竣工投产。

“作为连接中东欧国家的重要枢纽,这里既有传统友谊的传承,又有众多历史性机遇的叠加,我们来到这以后,感受到了当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来自塞尔维亚的客商伊万·黑山,在中捷产业园区从事贸易工作,他对中捷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也相信在这片发展的热土,自己的事业会蒸蒸日上。

2021-05-07 ——走进中捷产业园区感受中国—中东欧合作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1392.html 1 架起“连心桥” 打造桥头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