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2日
第02版:02

“对炼化装置脾气摸得最透的人”

——记“沧州大工匠”、河北中捷石化集团总经理乔树华

本报记者 刘 杰 本报通讯员 陈 磊

行走于炼塔林立、管道纵横的厂区,乔树华“游刃有余”。外人眼中冷冰冰的装置,恰是他亲密的“朋友”,哪套设备“吃”什么、每天“吃”多少、状况如何,都在他心里装着。

今年49岁的乔树华,现任河北中捷石化集团总经理。从地方炼油厂的一线工人到身居集团公司要职,一眨眼就过了近30年。乔树华常说,这30年来,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炼化项目和技术的改造提升,这样可以让装置运行状态最优、企业整体效益最大。

择一事,终一生。这种专注与坚持,使得乔树华几经历练,颇有建树,一如他厚厚的个人简历。各个项目建设期间,他连续接任工程建设项目部工艺组组长及开工总指挥,始终保持着对新建生产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的记录。在装置规模大、安全风险高,且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石化行业,这样的记录令人心生敬意。

乔树华对生产数据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在集团子公司新启元生产部经理刘志忠的印象中,每次开生产调度会,乔树华会事先把车间里统计的各个数据核实好,他算出来的数据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这样严谨的态度让企业的干部员工学习追赶、深为受用。

石化企业的技术含量,大多体现在装置的性能中,融合在项目建设中。2013年,中捷石化集团增上年产30万吨蒽油加氢装置,这是集团涉足煤化工领域的重要产业战略布局。当时,国内同类型装置中,还没有加工规模如此大的单体装置。对装置开工总指挥乔树华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装置开工前,正赶上过年,他带头住进项目调度室,反复研究运行方案,推敲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情况。由于循环氢气压缩机管道震动存在安全风险,乔树华提出用加固管托固定设备的想法,成功解决了问题。另外在优化流程等方面,他的许多建议专业而实用。功夫不负有心人,装置最终一次性开车成功,达到年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个。配合项目建设,乔树华还开发了劣质重油沸腾床加氢技术及催化剂在线装填卸载技术,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通过持续的内涵发展和扩能改造,中捷石化集团装置的复杂程度今非昔比。40多套装置,加工生产的产品有石脑油、柴油、液化气等几十种。如何均匀搭配,让装置易消化、高产出,乔树华心里有一本账。企业从炼油到炼化一体化,一次次的转型跨越,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乔树华被员工公认为“对炼化装置脾气摸得最透的人”。

异辛烷是中捷石化集团的一个重要产品,但是装置一度存在生产能耗过高等情况,升级改造迫在眉睫。乔树华牵头成立“异辛烷质量升级”课题小组,借助企业的产业研究院、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资源,通过改变介质接触方式、增上反应器和制冷压缩机,使装置生产能力提高了40%—50%,全年创利2670万元。同时,赋予项目较高的技术起点,使得技术更加贴近化工现场应用要求,并在同行业中逐渐推广。

近年来,乔树华先后主导设计完成了粗氢脱重综合利用、低温热综合利用等20余项创新技改项目,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

在乔树华的主导下,中捷石化集团还成立了创新发展委员会,涉及节能减排、创新项目、安全生产、技改升级等领域,课题以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为主。如今,以创委会为基础,集团各子公司打造的创新工作室已经初具规模,凝合了百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专利50余项。乔树华说,“十四五”期间,他会带领企业努力加大化工新产品开发力度,实施品牌化战略,推进绿色转型,打造绿色工厂。

2021-05-12 ——记“沧州大工匠”、河北中捷石化集团总经理乔树华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2149.html 1 “对炼化装置脾气摸得最透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