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玉培)“四年等到了十万分之一的机会,这既是那位患者的幸运,也是我的荣幸。”昨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黄骅市开发区博爱医院检验科医生徐福海,在他的爱人杨君以及沧州市和黄骅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经过4个多小时采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285毫升,重新点亮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徐福海今年40岁。早在大学时代,他就了解到白血病的可怕,也深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可能治愈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工作中,而且平日里热衷公益,下乡义诊等各种爱心活动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徐福海说,工作中,他曾亲眼看着一些生命因找不到配型成功的捐献者,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开始凋零,这深深触动了他。
据徐福海回忆,2017年9月1日,在黄骅市开发区组织的献血活动中,他第一个伸出胳膊,被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一想到自己的一点付出能够给一条生命甚至一个家庭带去希望,他就激动不已。经过高分采集、体检等层层筛选,徐福海终于听到了配型成功的消息。“没有任何阻碍,家人也非常支持我的举动。”徐福海说,爱人还专门请了假,来石家庄陪他一起采集造血干细胞,给他加油鼓劲儿。
与普通捐献者相比,从医16年的徐福海更加淡定,“治病救人本就是我们医生的天职,这次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救人。希望对方小患者早日康复,长大后也能做一名志愿者。”
据悉,徐福海是我市第35例、今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