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5日
第03版:03

援疆医生冯飞:

百姓的 “护心使者”

本报记者 李佳芳

本报通讯员 南宝通 李飞

日前,刚刚做完冠脉造影手术的买老太,正躺在新疆轮台县人民医院安心静养。恢复顺利的话,一周内她就可以出院了。

“县里的医院来了援疆专家,在家门口就能做手术,又省钱又省力,真是太好了。”买老太口中的专家,就是38岁的南皮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冯飞。冯飞到轮台前,当地没有一家医院可以开展心血管的介入诊疗。

“轮台县的百姓多吃肉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很多病人痛失了介入良机,有的病人想转到库尔勒市进行救治,但开车要3个小时,面临着很多风险。”冯飞说,要改变这种状况,仅靠自己一人做几台手术是远远不够的,“输血”不如“造血”,他要把技术留下来。

冯飞亲自带教年轻医生,在查房、手术、疑难病症讨论中,耐心解答疑问,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每周,他还要组织一到两次培训,讲解专业知识,规范溶栓流程。

“疑诊从宽,确诊从严。”在冯飞的带领下,这一理念在其他医生的心里扎了根。一次,一个病人胸背部持续疼痛,接诊医生想按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冯飞却认为,病人有可能是急性主动脉夹层。他立即给病人做CT,一直陪着楼上楼下做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这位病人确实是主动脉夹层,当时他的血管里面已经破裂,如果再被误诊,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医生们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轮台县人民医院成立了介入导管室,建成了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心内科的急诊手术量剧增。

其实,很多急症救治都发生在非正常上班时间,甚至是深夜。“冯医生,来了一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已经昏迷了,您快来看看怎么办?”半个月前的一个夜里,冯飞睡得正沉,一个电话让他立时惊醒。他从床上一跃而起,抓起衣服就往医院跑。谁知,由于太着急,冯飞一脚踩空,摔倒在路边。他忍着疼痛,单腿“蹦”到科室,指导大家对病人实施抢救。几个小时后,病人转危为安,冯飞再一看自己的脚,大包肿得老高。

经过诊断,冯飞的右脚踝骨折。但他没有休息一天,每天拄着拐,坚持做手术。“抢救心梗病人,就是在与死神赛跑,我不敢有一点松懈。”在他看来,这是一名医生的操守和本能。

身体上的病痛能够克服,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却与日俱增。今年,在南皮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妻子被派往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儿子小升初,女儿刚上幼儿园,是最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可他远在千里之外,孩子只能交给年迈的父母照顾。“微信视频上看着父母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有时心里有点酸。”不过,让冯飞欣慰的是,儿女越来越懂事,还能帮老人做些家务活儿。

冯飞一年前来到新疆时,刚出机场,一阵风吹来,行李箱上全是土。初来乍到的他,要克服生活上的诸多不适。比如饮食上,新疆喜欢吃辣、吃牛羊肉,缺青菜,吃菜的时候土豆、洋葱居多,口味重,容易上火。干燥的空气让他皮肤皲裂、鼻腔出血,即使买了加湿器也不管用。但他在跟家人通话的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

冯飞说,作为一名远道而来的“护心使者”,他要学习大漠里的胡杨,不抱怨、不逃避,坚强地成长、奉献。

2021-05-15 援疆医生冯飞: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2536.html 1 百姓的 “护心使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