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刘格平塑像揭幕仪式在沧州市第一中学校史馆隆重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神采奕奕、目光坚定的刘格平塑像展现在师生们面前。全体党员教师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学校的党史讲解员详细介绍了中共津南特派员刘格平的革命事迹,师生们认真聆听,用心体会,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理想信念。
这,只是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沧州市教育工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总体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确保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全市教育系统各学校、各级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根据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和学校师生特点,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形式和载体,策划开展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增强了时刻听党话、跟党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红色精神润泽教师和学子的心田。
扎实推进 坚持学深悟透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为生动的教科书。4月中旬开始,市领导们首先走进泊头职业学院、沧州师范学院、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为师生们做了专题宣讲报告,对广大学子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各院校党员干部和师生深受鼓舞,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教育工委把专题学习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第一时间购置学习书目,并配发到每一位党员手中,推动市直教育系统党员全面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市教育局党组、各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各直属学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制订详细学习计划,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逐篇逐页学习重点书目和篇章,同时注重学习与研讨并重,围绕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等内容进行了专题研讨,带动各级各单位和党员干部职工扎实认真地开展专题学习。
市直各学校、高校以教职工和学生为受众目标,分层级组织开展集中宣讲。4月30日,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同志结合全市教育工作实际,为机关全体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市委党史专家宣讲团成员、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学校(高校各院系)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组成宣讲团,深入各基层单位、各院系、各班级开展宣讲,共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报告会、座谈讨论会130余场,市直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职工、青年团员学生和党外知识分子等受众达到3.6万余人次。
同时,全市教育系统积极充分利用省、市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现场参观和专题培训。市教育局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到献县马本斋纪念馆参观学习,各高校和直属学校组织党员分赴西柏坡、孟村津南纪念馆等地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和广大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主题宣讲 接受精神洗礼
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走进学子心中?那就要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讲活动。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教育工委和团市委组织140名新团员入团宣誓、140名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传承五四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市第二中学举办师生座谈会,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道出了自己对五四运动的见解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市车站小学邀请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24位优秀党员家长走进课堂,为少先队员们细述党史。家长们用鲜活的素材、图文并茂的课件和精心挑选的视频,带领队员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和伟大成就,把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些“编外教师”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教室里红歌嘹亮、掌声不断。沉浸式体验让队员们感受到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市路华小学启动了“百年党史我来讲”活动,分别成立教师宣讲团和红领巾宣讲团,力争用最精彩的语言,展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
各大中小学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比赛、故事会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各高校积极组织开展党史大讲堂活动,组织思政课教师建立宣讲团,通过“红色思政课”大讲堂、“三进”大讲堂、“传承红色基因”大讲堂和“赓续精神血脉”大讲堂,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在师生中进行广泛宣讲,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立德树人本领,展现教育系统精神风貌。
多彩活动 体悟红色文化
前不久,沧州市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寻访到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高义,他带着队员们来到鼓楼广场的青沧战役展区,生动讲述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历。他鼓励少先队员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引导少先队员了解党的伟大历史,树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从3月5日开始,实验小学开展了“百年党史 百名先锋”红领巾寻访活动,截至目前已寻访党员先锋121名,其中党龄最长的达77年。他们中有抗美援朝老兵、大国工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沧州好人等。队员们跟随寻访到的党员先锋来到鼓楼广场、胜利公园、圣基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一起救助贫困家庭、帮助弱势群体。
通过寻访身边的先锋模范,孩子们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党员群体的认知,更加坚定了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知党恩的红色信仰。
全市高校和中小学结合实际,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丰富教育教学载体,组织开展了“讲党史故事、学英模精神、做薪火传人”主题故事和演讲比赛、“童心明德”“童心向党”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
百幅童画绘就童心永向党,百米长卷展现征程之恢弘。市回民小学的孩子们历时一个月,完成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百米画卷,用小小画笔抒发对党最深情的祝福。
市新华小学的“小创客”们利用激光雕刻和3D打印技术,制作了“纪念建党100周年”笔筒、多功能量具尺、钥匙扣和小摆件;还利用编程知识,设计出了党史知识动画和闯关游戏。
市第十七中学把党史学习课堂搬到大自然,全体师生从学校步行至大运河生态园,在那里齐唱红色歌曲,聆听党史讲解员讲述党的光辉历史。
市第五中学通过“读”“说”“唱”“晒”“讲”“做”等形式,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统筹安排好学习进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师生远足12.5公里,来到圣基文化博物馆,欣赏一件件珍贵文物,聆听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沧州职院建起了“四史”文化长廊,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精彩的文字介绍,直观地教育和引导全院师生听党话、跟党走。
沧州师院2018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以五四精神、百年党史为题材,精心设计和制作剪纸作品,把对党的祝福、热爱与感恩之情融入创作之中,用非遗文化让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活”起来、色彩“亮”起来。
引领行动 办实事促实效
周四下午三节课后,沧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又迎来了期盼一周的社团活动时间。全校68个社团同时开放,孩子们沉浸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享受着惬意的校园时光。
自2020年9月推广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以来,全市各小学通过作业辅导、自主阅读,以及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既助力了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的双提升,又解除了众多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家长的后顾之忧。
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同时,教育工委把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到实处,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力推动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等各类为民便民服务,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工委将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作为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和2021年度“党建+”创新示范项目,进一步夯实各级党组织领导责任,强力推进落实。截至目前,全市1695所小学及教学点已开展校内课后服务,3万余名教师参与其中,39.2万名小学生因此受益,参加课后服务小学生数占有需求学生比例100%,实现了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城乡小学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小学课后服务工程的实施让群众享受到了教育改革的成果,提升了教育获得感。
教育工委还将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列为2021年民生实事,进一步明确了2021年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床位2000个的任务目标,切实改善寄宿生生活条件。目前,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建设已全面铺开,将按照原定时间表在暑期完成学生宿舍建设。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直各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师生带头作用,坚持把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坚持同步研究、同步部署、整体推进。结合“双报到”和“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招生咨询、扶贫支教、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参与师生党员1600多人次,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和师生利益的问题。
接下来,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学深学透党的历史,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增强信心,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努力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育工委将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确保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振精神、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