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难事和烦心事,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中要具体把握好“四个原则”。
一是为民办实事要急群众之所需。要瞄准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当前各地以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硬化街巷道路、植树绿化、清理垃圾、安装路灯等,有力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使基层群众感受到村里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为民办实要求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要大力开展“下基层,搞调研,摸实情,办实事”活动,召开党代表、人大代表、村组干部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切实梳理出群众所急所盼的难题,认真分析研判、制定翔实方案、倒排解决时限,通过办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
二是为民办实事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就是要实事求是、尊重现实,“有多少菜就请多少客”。要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既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努力保证办实事的资金投入到位、政策支持到位、工作推进到位,最大限度地把实事做好;又要“量体裁衣”,充分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单位的现实条件,不喊空口号,不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做到办实事既符合民心民意又不超越自身能力。
三是为民办实事要持之以恒。为民办实事,永远在路上。无论实事大小,各级各部门只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办,才能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才能不断刷新民生“幸福高地”。为民办实事是一件关乎党和政府形象的民心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随时掌握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为民办好事、办急事作为头等大事,列为议事日程,建立工作机制,强化落实到位。
四是为民办实事要务求实效。为民办实事,关键是看实效。要始终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强化作风保障,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既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又要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相结合,不贪一时之功,健全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办实事带来的益处,享受到办实事带来的成果。
(作者单位:南皮县大督查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