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杰)5月15日是第十二个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市公安局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组织全市经侦部门和部分金融机构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帮助市民“擦亮双眼,捂紧钱袋子”,尤其现场传授的防骗小妙招受到欢迎。
“不要轻信电话、短信、微信中的退款、中奖退税等信息,要定期变更银行卡密码,随时关注账户变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资料、案例展示等形式,面对面向群众传授防范非法集资、传销、合同诈骗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犯罪知识,提醒市民理性投资,拒绝高利诱惑。同时,重点围绕打击整治经济犯罪侦破的典型案例,向群众揭露经济犯罪手法,提示风险危害。“诈骗分子日趋集团化、专业化,且手段不断翻新。”工作人员说,诈骗分子通过伪造“贷款合同”“现金支票”“银行出账界面”等“凭证”,骗取借款人的信任,进而骗取钱财。对此,民警提醒市民贷款要选择正规机构,与钱挂钩的贷款条件要多留心。为全力维护老年消费群体的金融安全,宣传人员给出了老年人的金融风险防范之道:多与家人沟通商量,不要冲动,冷静一晚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