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0日
第02版:02

“住”进百姓心坎儿里

——记市司法局驻献县河城街镇贾庄村第一书记陈志和

本报记者 申 萍

初夏的风,夹杂着一股花香迎面吹来。献县河城街镇贾庄村第一书记陈志和,顾不上擦掉眼镜上的汗珠,弓着腰,挥着铁锹给樱花树的根部填土。古色凉亭、月季花开、杏树结果……经过一个月平整土地、草木绿化等,贾庄村的民心小游园建成,村民以后有了赏花、纳凉好去处。一想到这些,陈志和连日来的劳累一扫而光。

2017年4月,担任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科副科长的陈志和被派往贾庄村开展扶贫工作。初来之时,村民或多或少对他抱着一丝怀疑。一次走村串户,他发现村民韩长增久坐街边,憋红脸不敢挪动。上去一问得知韩长增因双腿残疾,大小便失禁拉裤子里了。送韩长增回家,给他擦洗后换上干净衣服,陈志和了解到韩长增的妻子患有精神病,一家全靠15岁的女儿照顾,是村里的贫困户。给韩长增买轮椅、理发,申请残疾补助金、低保、种子化肥补贴等,陈志和尽己所能帮助韩长增办理这些事。直到韩长增因病去世前,嘴里还在念叨“老陈是个好人”。之后,陈志和又为老韩家申请扶贫养殖大棚项目分红、光伏发电分红等。针对另外三家贫困户,陈志和一户一策为他们量身制订脱贫致富计划,支持和帮助村民发展养殖,规划村级脱贫方案,2018年底,贾庄村贫困户实现脱贫。

过去,出行难是贾庄村的一个重要问题,狭窄的砖道不能同时容下两辆三轮车,更别提大型收割机到田间作业。拓宽道路是急需解决的难题。2019年3月,担任第一书记的陈志和,多方跑办为贾庄村协调帮扶款29.5万元,动用车辆机械20余台次、人工300余人次,清除柴草垛、垃圾堆50余个,清理河道淤泥、修理护坡近3000米,新建垃圾投放点4个,协调帮助修建村公路5公里。如今的贾庄村一改往日的样貌,道路干净平整,还成了村容整治的标杆。

陈志和还充分发挥自己“老本行”的优势,开展法治扶贫,依法治村。村里有两户村民因土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陈志和田间、炕头追着向当事人讲全部法律依据,分析现行法律与“老理儿”的矛盾冲突焦点,找到解决办法后两家握手言和。像贾庄村这样多年累积的“疑难杂症”,陈志和都是引导村民依法有序反映诉求,5年来村民涉及交通事故、劳动合同、工伤诉讼、土地纠纷等涉法问题都来找他“拿主意”,他成功调解民事纠纷达到50多起。

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但陈志和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他说:“驻进村里,更要‘住’进百姓心坎儿里。下一步,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解决村民们关心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2021-05-20 ——记市司法局驻献县河城街镇贾庄村第一书记陈志和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2970.html 1 “住”进百姓心坎儿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