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1日
第08版:08

马拉松,激情与活力的邂逅

(上接第一版)

沧州主城区47.5公里运河堤顶即将实现畅通,在保留堤顶路两侧现状乔木的前提下,宜宽则宽,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香化。其中,在新华路至永济路段运河西堤及永济路至渤海路段运河东堤,建设长约5公里、宽约9米的马拉松赛道。同时,沿大运河两岸已打造了带状体育休闲公园,建设了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道,再加上乒乓球、笼式足球、篮球、武术或儿童乐园等占地较少的健身站(点),形成了相对封闭,集观光、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绿色长廊。

近几年,我市持续加大中心城区体育设施的投入,不断在公园、广场、大中小学、机关单位等点位新建、改建体育器材及体育场地,铺设健身步道。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基本建成“8分钟”健身休闲圈,篮球、足球等集体项目15分钟可达,高端运动项目有处可去,全民健身正开启“加速度”。据统计,沧州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口已达到409.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例54.4%。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马拉松、参加马拉松。

喜欢运动的市民徐勇,上个月参加了任丘马拉松。“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半马,跑下来虽然很艰难,但那种兴奋和快乐让我终身难忘。马拉松的魅力就在于不断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只要敢于挑战,就相当于拿到了人生的金牌。”徐勇说。

完善产业链条,马拉松凸显城市发展气质

一场场乐跑的盛宴、一次次温暖的邂逅、无数难忘的镜头……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体育赛事,其所带来的影响力和公众的参与程度,超出许多体育项目。由于马拉松赛事汇集的庞大人流,需要衣食住行的支持,除了赛事本身产生的报名费、广告冠名费、赞助费等收入,还催生出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形成以马拉松赛事为中心,辐射带动餐饮、旅游、交通、零售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

9月底,沧州大运河国际马拉松赛事将迎来首秀,依托大运河独一无二的历史印记,赛道环城区大运河设置,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

走在新华路至永济路段运河西堤,记者看到一排排笔直的新植绿树耸立在道路两旁,枝条钻出的新芽嫩绿,充满生机。路边随处可见园林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熟练地修剪着花草,细心浇灌着每一棵树木,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大运河国际马拉松赛的期待。

为了提升赛事环境,以“拆促畅增优”活动为抓手,我市对赛事赛道和城区主要街道进行了全面管护,拆除了违规标识标牌、棚亭、房屋等违建,厚植绿地、树木、花卉等绿植,全面做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香化”文章……“一定要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马拉松”,成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的目标。

完善沿线配套设施,丰富各类旅游载体,拓展融合产业链条,彰显沧州特色文化符号,古老的大运河笑展新颜……“让国内外宾客畅享沧州,不断提升沧州知名度、美誉度”,这也是我市“敢于接受挑战,善于抓住机遇”的城市精神。

“沧马”将在日益完整的产业链驱动下,带动城市的旅游经济、交通运输经济、餐饮娱乐经济;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赞助企业知名度的提高、传播与宣传效应的增强等发散效益,也会在赛后慢慢发酵。进而,沧州的城市气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提升,让“沧马”赛事名城效应得到完美诠释。“沧马”也必将成为传递体育精神的靓丽名片,成为一座城沟通世界的桥梁。

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不可或缺的就是马拉松般的精气神。锐意进取之勇气、攻坚克难之信念、真抓实干之执着,马拉松精神,正是城市之魂。

古老的运河,美丽的沧州,正以跑“马拉松”的矫健,在新征程上加速奔跑。

2021-05-21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3081.html 1 马拉松,激情与活力的邂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