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6日
第03版:03

农家小伙儿从巨债缠身到拥有2000余家加盟商

“砖缝”中找到逆袭秘诀

本报记者 贾世峰

提示:刘明是沧县仵龙堂乡何官屯村的一位青年企业家,创业时还身背50多万元债务,但他敏锐捕捉创业商机,在困境时顽强坚守,最终做大做强了当时的冷门商品“美缝剂”。三次自主创业,两次闯过企业危机。

第一次创业

被生意伙伴“摆了一道”

沧县仵龙堂乡何官屯村的刘明,是一名“80后”的农村小伙儿。2006年,他从沧县电力局辞职,揣着2000元钱来到山东东营市,打算闯出一片天地。

“东营是石油化工城,当时石化产业也是最赚钱的产业之一。我当时想,肯定是有机会的。”刘明说。他从给石化企业打工开始,摸清门路,了解行情后开始自己创业,积极开拓市场,为石化企业供应原料。六七年的时间里,他的生意从小到大,如滚雪球般发展了起来,成为当地最大石化企业的供货商,年收入几十万元。“当时我以为创业成功了,可以背靠大树,躺着赚钱了。”但人生大起大落,2011年,在生意最好的时候,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刘明被生意伙伴“摆了一道”,回款难,以至于他欠债50多万元,生产无以为继;催账,换来的却是无休止的“明天”。当年6月,在生意场上摔得“遍体鳞伤”的刘明回到了家乡。

回沧县后,刘明找了一份工作,朝九晚五,工资一个月2000元左右。“这得什么时候才能把债还完啊?”刘明说,那段时间,最怕的就是过年,债主堵上门要账,一家子过不好年,心里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人。

谁都不知道

这样的项目就是商机

不服输的性格,巨额债务的压力,让刘明决心再度创业。白天上班,晚上,刘明就在网络上疯狂地搜寻创业项目。

一则关于美缝剂的消息让刘明眼前一亮。“美缝剂当时在一线城市刚刚兴起,是一种新型装修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刘明说,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美缝剂。自己问了很多搞装修的朋友,竟然没有一个知道的。

敏锐的商业嗅觉让刘明觉得,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的项目,就是商机。

2013年,刘明组织起一支9个人的施工队,开始创业。“最初的时候,我们在北京、济南等地进货,到沧州市各小区里给客户做美缝施工。”白天干活儿,晚上七八点骑着电动自行车到汽车站接货,重重的货厢、超负荷的施工,让30岁出头的刘明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一次,一个小区的顾客有意向做美缝,邀请刘明去看现场。不巧的是,电梯坏了,而业主家在14楼,腰都直不起来的刘明,生怕错过这个机会,软磨硬泡,说服业主一起走上楼。业主是走上去的,而刘明却几乎是爬上去的。“就为了1200元钱的施工费啊!收入是不多,但却让我有了信心,找好方向,全力去做,总会成功的。”刘明说。

施工队的生意越来越好。2014年,刘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最多时,五六个小区里有他的施工队在干活。一个月下来,小小的美缝剂,让他月收入达到了10万元。当众人欢欣鼓舞、兴高采烈时,刘明却看到了危机。“这买卖不能这么干了,因为太挣钱了。”刘明说,不能再做施工了,得做源头。他买了两箱茅台酒,请工友们豪饮一顿,宣布不再干施工了,他要创立自己的美缝剂品牌。

几经浮沉

小企业闯出大市场

2015年,刘明开始第三次创业,他把自己的品牌命名为“三春晖”,找到国内生产美缝剂的生产商,贴牌生产自己的产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要求供应商采用日本和德国的原材料。为了打响品牌,他请小品明星句号做品牌代言人,在央视等权威媒体上做广告,“三春晖”迅速发展壮大。

正当企业发展顺风顺水之际,合作伙伴再度坑了刘明,险些让他遭受灭顶之灾。

2016年10月,一家与“三春晖”合作的代加工企业,为了贪图私利,无视刘明的要求,低价购买劣质原料生产美缝剂,结果4万多支美缝剂在客户端“爆雷”了,“三春晖”遭受大量投诉,企业不仅要赔付产品,还要赔偿装修损失。危机之下,刘明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品牌的信誉,他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处理各种投诉事件,一一赔付,几年里赚的钱,几乎一下子赔了个精光。

痛定思痛,刘明决定自己生产产品,但他只有10多万元钱了。这时,他的员工共同集资44万元入股,让企业起死回生,也让这些员工后来获得了超额回报:仅仅一年多,企业就挽回了所有损失,客户数量更是快速增加,企业与山东、广东以及韩国等国内外的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电商兴起后,刘明积极开拓网上市场,建立了专业营销队伍。如今,他的公司在全国已经拥有2000余家加盟商,产品产销量在300多家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

2021-05-26 本报记者 贾世峰 农家小伙儿从巨债缠身到拥有2000余家加盟商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3420.html 1 “砖缝”中找到逆袭秘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