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8个村、近万人口,这样的区域和人口规模,对一个乡而言,都脱不开一个“小”字。
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就是这样一个“小乡”。然而,它却有着年财政收入近2亿元的经济大体量。“小”与“大”的和谐统一,让这个民族乡“小区域培育大体量”的发展实践多了几分传奇色彩。
羊三木回族乡南接黄骅市区,区位优势明显,被誉为“黄骅城区的后花园”。近几年来,乡党委、乡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党建引领,牢牢扭住党的建设、园区项目、人居环境、文化事业等重点工作,真抓实干、主动作为,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引领促发展
践行初心使命,恪守职责担当。
近几年来,羊三木回族乡始终把“党建基因”贯穿于基层治理、园区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全方位、多领域的工作中,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为全乡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注重调动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着力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迅速升温、全面铺开、扎实推进。
在全乡广泛开展“感党恩·践行初心使命”党建系列主题活动,充分运用微信受众面广、接受度高、使用便捷等特点,创建羊三木党史“微课堂”平台,以时间为轴,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精心制作“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大版块共100期专题微信页,回顾党的百年辉煌历程。
开展“践初心,我行动”活动,以“搞一次服务、帮一户群众”为目标,全乡598名党员开展集中义务服务3批次,累计服务1200余人次,从小目标做起,从身边事忙起,让党的关怀滋润每一份心田。
同时,要求乡机关和各村党支部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创新学习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学在经常。羊四村建成了村级党史馆,成为村民学习党史、交流思想的好去处。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突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因旧205国道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影响周边居民出行,目前乡里已将道路修缮纳入计划。王庄子村、刘皮庄村村民进城主要通道是南排河上一座长140米的桥,目前桥体出现翼板开裂、盖梁开裂、护栏缺失等问题,影响村民出行安全。为此,乡里拿出21万元专项用于危桥改造……
学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在实践中学、在为民服务中学,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自身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走实走心、见行见效。
项目建设添动力
从黄骅城区沿着新205国道一直北行,在位于羊三木回族乡的黄骅市城北工业园内,河北宏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扩建项目、黛杰汉金(沧州)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冷锻模具及零部件等重点企业正在抓紧生产,忙碌中透露着勃勃生机。
羊三木回族乡坚持将园区项目建设作为全乡经济振兴的载体和抓手,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聚焦产业培育,聚力双招双引,聚集要素资源,全方位推进园区项目提档升级。
做好延链文章。坚持“项目为王”,对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全速推进,河北力生专用车、腾达金属汽车零部件、国润脆冬枣加工二期、鑫鸿业五金汽车精密模具及安通机动车检测汽车零部件等5个亿元项目顺利竣工。
目前,羊三木回族乡已形成以宏泰专汽、力生专汽、亚峰专汽、小犟牛特种机械为代表的专用汽车制造产业,以黛杰精密模具为代表的汽车精密模具制造产业,以河北津华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以此为基础框架,乡里谋划建设了以宏泰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项目。集群项目占地340亩,以专用汽车制造为依托,发展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与渤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项目等7个总投资10亿元配套产业项目达成初步意向,逐步形成内部供需产业链,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产业效能,为打造羊三木汽车特色产业小镇奠定了基础。
做好强链文章,不断推动主导产业链与科技链、创新链相结合。宏泰专汽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签约总投资1.2亿元的智能自动化工厂升级改造项目,并成立产学研合作中心,推动专用车产业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目前,项目牵引板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车间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等设备已经开始安装调试,生产线其他设备正在选型、洽谈、采购中。
做好补链文章,聚焦专用车制造、汽车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链,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产业推介和项目招商。2020年,羊三木工业园区成功引进总投资2亿元的河北小犟牛道路机械生产、总投资8000万元的河北宏泰专用汽车扩建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的黛杰汽车精密模具冷锻模具二期、总投资3600万元的沧州悦麒汽车零部件、总投资800万元的河北鼎元汽车座椅和空滤无纺布制品等项目,为产业补链、造链提供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羊三木回族乡聚焦园区提档升级,做优平台载体,集聚要素资源,打造产业发展优质环境。在投资超亿元,实现水、路、电、气、讯、亮化、绿化、硬化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主干道路和重要节点绿化档次,完善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2020年,投资600万元,完成昌骅大街、纬二路1750米道路硬化工程;协调城管部门完成园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全长12公里;投资200万元,实施园区水源置换工程,涉及园区内37家企业及广安嘉园650户住户,铺设PE管道8000米,极大改善了园区内企业和小区用水质量,满足入园企业和项目需求。
根据企业成长需要,将服务贯穿于项目“洽谈—落地—建设—投产—发展”的全过程,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不同的关键服务。班子成员落实企业包联责任制,乡主要领导带头定期入企走访,真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环境优美入画来
如今,走入羊三木回族乡的每个村庄,街道整洁、绿树成萌。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甘甜的长江水。这得益于乡里大力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020年,乡党委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下足绣花功夫,以实现“四个全覆盖”为目标,科学统筹人居环境整治“百日会战”、冬季村庄清洁行动与专项改厕工作,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所有村庄环境卫生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范畴。通过网格化管理和环卫一体化,落实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
生活污水管控全覆盖。面对农村污水治理这一大难题,积极探索有效治理途径,全乡共建设污水池110个,各村生活污水做到有效管控。
农村厕所改造全覆盖。坚持“村村建公厕、尽力建户厕”的原则,统筹安排、全乡推进、先易后难,目前全乡完成户厕改造共1685户,新建公厕11座。
村容村貌提升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拆临拆违整治力度,统筹实施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拆除危旧房屋、残垣断壁近21处,拆除后空地植树绿化14.7亩。主街道、巷道硬化覆盖率90%以上,亮化、美化工程普及率100%,绿化覆盖率达到70%,实现了农村文化广场、农村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全覆盖。
今年以来,结合全市“拆促畅增优”活动,已拆除国省干道两侧违建13处,拆除危旧房屋、残垣断壁32处,拆除后空地植树绿化7亩。
如今,漫步在羊三木回族乡,静谧的村庄、整齐的房舍、洁净的庭院……田园风光如画,美不胜收。一座座村庄“颜值”改变、“气质”提升,美丽宜居的家园让群众拥有了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文化馨香沁心脾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古至今,国人就有择善而从、择善而行的传统。
立足于此,羊三木回族乡坚持以先进典型为引领,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选出道德模范,表彰他们的善行善举,并让他们组成“道德巡讲团”,走村入户讲述各自事迹。制作善行功德榜和好人档案,记录各村的好人好事和道德模范事迹;建立文化建设功德录,记录支持村庄发展建设的企业家事迹。如今,“一榜一档一录”已在这个乡的8个村全面推开,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事的氛围愈加浓厚。
这是羊三木回族乡助力黄骅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缩影。羊三木回族乡全力实施“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富强、文明、魅力、生态、和谐”羊三木,连续三年被评为沧州市“文明乡镇”,连续两届获评省级文明乡镇,2017年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河北省移风易俗示范乡镇”。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羊三木回族乡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打造“五种文化”。
打造“好人文化”。坚持用好人群体引领社会风尚、提升群众素质,以孝老爱亲、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5项美德为标准,截至目前共举荐评选“羊三木好人”53人,其中22人荣登月度“黄骅好人”榜、4人获评年度“黄骅好人”、3人获评“沧州好人”。
打造“家风文化”。坚持以良好家风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共发掘培育“最美家庭”70户和“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各40户,其中1户家庭获评黄骅市文明家庭。特别是羊二村的王玺家庭获评“全国最美书香家庭”。
打造“村风文化”。坚持正村风、润民风,积极发挥村“两委”的示范引领作用,从红白事入手,力推移风易俗,倡导绿色生活。2018年,羊三木回族乡被省民政厅授予“河北省移风易俗示范乡镇”荣誉称号,羊一村被授予“河北省移风易俗示范村”荣誉称号。同时,以“美丽乡村”为抓手,实现“两室”、农村书屋、村民文化广场的全覆盖,并在羊三村设立乡综合文化站,真正让全乡百姓玩得健康、学得充实,充分享受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果。
打造“史志文化”。坚持以史为鉴树立主流文化价值观,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及个人发起乡村志的编纂研究,其中羊二村村民王玺主持编纂的《羊三木村志》,三虎庄村“两委”牵头组织编纂的《三虎庄村志》已经出版。
打造机关文化。坚持将“诚信、实干、和谐、创新”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以“周五课堂”“理论夜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阵地,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开展一次学习研讨、做好一本学习笔记、写好一篇学习心得、讲好一堂公开课),创办“两微”课堂(党史微课堂、国学微悦读),建立“三木书屋”,打造机关文化长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让机关文化凝合力、增干劲、优作风、促成长。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成就未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乡党委、乡政府将紧抓沧州市全力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和黄骅市打造“沿海强市品质黄骅”发展机遇,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紧紧围绕“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砥砺前行、拼搏竞进,全力打造特色汽车产业小镇、生态宜居小镇、民族团结小镇,努力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中走在前、作表率。
撰文/李其征 刘宏福
摄影/苑立伟 殷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