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7日
第02版:02

志愿服务母女档

——黄骅教师曹蒙春带领女儿志愿服务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梓欣 本报通讯员 高 箐 李冠达

清晨,黄骅市文星湖公园里,一对弯腰捡拾垃圾的母女身影格外显眼。曹蒙春和她7岁的女儿左亿,参加“快乐清晨朝阳捡约”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有4年之久了。

今年35岁的曹蒙春是四川人,自2008年担任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现更名为沧州交通学院)团委书记,已经在黄骅工作了13年。她说,在黄骅人淳朴与热情的感染下,2014年她加入黄骅红色朝阳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志愿者。

捐献干细胞、擦拭公交站牌、爱心义卖、志愿服务乡村行、绿色环保出行、服务站值班……多年来,只要有时间,每次志愿活动她从不缺席。“每次参加完志愿活动,都觉得生活特别充实快乐。”曹蒙春说,志愿活动就像一盏灯,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2016年4月,红色朝阳志愿者协会发起“爱心走廊”志愿服务,曹蒙春积极参与。“每天早晨到了上学上班高峰期,路口、校门口车辆川流不息。很多孩子不懂得遵守交通规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久,在曹蒙春的影响和带动下,沧州交通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志愿者团队也积极加入进来,与红色朝阳志愿者团队一起坚守在学院路小学斑马线上,为小学生安全上学保驾护航。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学校门口的交通变得井然有序,保障了学生们安全通行。

四年前,曹蒙春参加文星湖公园“快乐清晨朝阳捡约”活动时,多了一个新伙伴——女儿左亿。“一开始女儿每天早晨起来都会找我,姥姥就告诉她,妈妈去做志愿活动了。”曹蒙春说,那时候女儿尚小,并不知道什么是志愿活动,只是出于好奇跟着她一起去晨捡。后来,孩子知道这是做好事,便要和妈妈一起做志愿者。女儿穿着大大的红马甲,小手拿着工具,认真地捡拾垃圾。“和叔叔阿姨一起参加志愿活动,我觉得特别开心。”一提起志愿活动,7岁的左亿开心地笑了。晚上遛弯时,曹蒙春和女儿也习惯性地带上工具,一边走一边捡拾垃圾。“希望我能用实际行动在她心中种下一颗公益的种子。”

2021-05-27 ——黄骅教师曹蒙春带领女儿志愿服务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3566.html 1 志愿服务母女档 /enpproperty-->